乡村聚落的特点是什么(近15年来我国乡村聚落与民居的研究趋向)
中国图书馆分类编号:J58文件识别号甲:货号。不难发现,近15年来,对居住区的“特色空间”研究和“更新与保护”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例如,有18篇关于“地域建筑文化”的文章;闵居和乡村有13篇关于“传统技术”和“当代生态技术”的文章,10篇关于“更新模式”的文章;分别有8个“旅游开发”和“灾后重建”;有9篇关于“景观和其他环境”的文章。不难发现,近15年来,对居住区的“特色空间”研究和“更新与保护”研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2006年后,论文的“社区参与”和“农村建设”呈快速上升趋势。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三农”的深入,论文这一地区已经成为农村聚落和民居研究的又一热点。(1)乡村聚落与民居的特色空间分析从以上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在过去的15年中,对对乡村聚落与民居的“特色空间”讨论得最多。本课题可以细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重点挖掘、记录和整理农村聚落和民居特色空间的形态特征和元素。例如,2001年,吴晓勤等人讨论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皖南古村落和古民居的特征,挖掘出其富有江南文化内涵的环境特征。以怀来, 河北的《纪明邮报》为例,辛塞波分析了特定文化结构下该报的物质环境和文化心理特征[2]。2011年,李建华等人以黑虎和陶萍羌寨为例,分析了由线形街道、碉堡和点状碉堡构成的空间立体防御系统[3]。2013年,丁沃沃和李倩梳理了苏南,村落村和居和乡,交织在一起的景观的空间特征,以及乡村房屋和农田的视觉特征[4]。其次,着重提炼乡村聚落和居住特色空间的构成方法、构成逻辑和基本模式。例如,在2005年,姚志琳试图从方法论的角度,在现实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在特定的场地环境和时空关系下,探索乡村聚落和民居的构成逻辑[5]。后来,李宁和李林认为传统聚落中的有序性、地域性和象征性相互影响,体现为一个整体,并提出同质同构、适应性和原创,生长与传承可以作为现代建筑聚落设计的三种手法[6]。黄盛和王伟武以西溪南古村为例,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分析了村庄在三个历史阶段的元素构成和结构模式[7]。第三,着重分析乡村聚落、居住特色空间与地方文化的关系。例如,2000年,翟辉以藏族, 迪庆的传统民居为例,提出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必须从传统民居中找到“自然之根”和“文化之根”[8]。单德启和范霄鹏分析了传统街区在整个文化及其子系统的价值网络中的地位,并得出结论,传统街区的现代存在和发展主要在于它们是否具有“主动”更新的能力[9]。2011年,何依和邓巍以苏庄, 山西省的名村历史文化为例,分析了姓氏构成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了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规律[10]。同样在2011年,林祖锐和李恒艳以英谈村的空间形式和建筑特征为例,讨论了特定的地域文化对对村整体和单体建筑特征的影响[11]。2013年,吴艳和单军以居住在滇,西北的冰钟洛和云南, 藏族,的不同民族为例,探讨民族聚集地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相关规律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