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主体性(现代物理学与认识的主体性争论)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主体性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就国内环境而言,1978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国家的战略,是发展方向的根本性调整,为反思“文化大革命”践踏人类价值观、严重扭曲人性和主体性提供了条件,也为进入、中国等西方主体性思潮提供了便利。对提出了改变人们精神面貌、提高主体素质的现实要求。
主体性的理论关联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主体性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课题。哲学、文学、历史、经济学、文化学、语言学等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提高了主体性。这一生动场面的出现有其深刻的背景。就国际环境而言,战后西方生产发展、科技进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引发了对,西部人与价值观研究的各种思潮,从而使对对主体和主体性的关注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就国内环境而言,1978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国家的战略,是发展方向的根本性调整,为反思“文化大革命”践踏人类价值观、严重扭曲人性和主体性提供了条件,也为进入、中国等西方主体性思潮提供了便利。对提出了改变人们精神面貌、提高主体素质的现实要求。这些因素的理论反映是,始于1978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后来出现的关于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讨论。1983年10月以后,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的讨论被批评为意识形态战线上“精神污染”的表现,讨论逐渐被冷落,随之而来的是关于主体性的讨论。
在马克思哲学领域,主体性讨论继承了以往实践问题讨论和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借助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思想自由环境,从主体性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新的研究材料,重点研究对传统哲学思想。本文论述了实践理论(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和价值论中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哲学思想的观点。其基本理论倾向是用主客体关系取代哲学的基本问题,用建构主义取代反思理论,用选择性理论取代历史决定论。在激烈的意识形态变革环境下,意识形态激进的对经典作品被深度挖掘,现代科学成果被用来使其新思想更加可靠;保守派试图在原始唯物主义的框架内解释新的材料和思想,并试图维护传统理论的权威主义。因此,在马克思哲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关于主体性的争论。显然,这种争论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蕴,是20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的具体表现,也是推动思想解放的思想动力。当然,在意识形态辩论中提出的非传统观点被批评为“明显偏离马克思哲学轨道的错误观点”。[1](1)
20世纪80年代,认识论是马克思哲学中最活跃的部分。认识论以马克思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为基础,在拓宽学术视野、促进学术范式转变和促进思想启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认识论研究,学科导向和科学是两个显著的特征。“把认识论研究的中心转向主体,是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工作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这种变化是由于对对和马克思,阐述的科学实践概念的重新学习和理解,也是为了适应哲学和现代科学的发展。[2](69)随着认识论讨论的发展和深化,这两种趋势也在不断深化并呈现出交叉的趋势:一方面,通过对对哲学史和马列经典著作的深入挖掘,找到了主体性思想的历史渊源和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经典基础(主要是马克思的第一篇《提纲》),这意味着对对传统马克思哲学的突破;另一方面,我们有意识地将认知主体性的研究与现代自然科学相结合,运用相位对理论、量子力学和系统论为认知主体性提供证据。由于这一理论的深化,一些理论家走出了传统的纯粹客观的反映论,认为传统的反映论是近年来中国直觉机械论和宿命论盛行、主体性丧失的原因。[3]作为对理解主体性的重点,他提出了理解本质的“重建论”、“建构论”和“选择论”等可供选择的方案,并明确提出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认识论应由古典向现代转变,认识论的轴心应由客体向主体转变,以主体性原则为第一原则。[4](12-20)这一观点对对传统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引起了尖锐的反驳。然而,与20世纪80年代以前引用经典捍卫意识形态的方式不同,反驳者从客观反映理论的立场重新解释经典,并证明现代物理学的客观性服务于他们的观点。这样,就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应该得到发展,但认识的客观性这一基本原则是不能偏离的,现代科学和主体性应该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得到理解。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意见不同的双方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以及一些学术期刊、大学学报和报纸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关于论文的章节。对对认知的主体性及其与现代科学的关系进行了辩论、争论和探索,从而形成了一股“讨论认知主体性的热潮”[5](69)。
在这种大的思想环境中,基于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哲学的渊源关系以及所讨论的问题与科学的密切关系,一些科学哲学理论工作者也纷纷撰文支持和论证认知的主体性。与马克思,的对哲学相比,科学哲学的加入无疑增强了认识主体性的力量和权威,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的观点和命题。在1989年的“政治风格”讨论之后,提出并批评了以下观点和主张。具体如下:(1)在微观认知中,工具运用主观因素理解进入,使认知过程成为主客体互动、主客体统一的过程。[6](39) (2)在微观认知中,主体的操作活动的影响是不可排除的,所以微观对象的客观知识是否真实似乎值得怀疑。[7](70) (3)客观现实“具有人的本性,历史和对"[8](21)(4)波的两重性不是本质上的基本矛盾。[9](34) (5)在微观领域,主体和客体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不可能纯粹客观地认识结果(知识)。[10](40-50) (6)观察结果取决于受试者的测量模式的观点引起了认识论革命。过去,不依赖于主体的经典自然图景被以观察者为中心的图景所取代,这与宇宙独立于主体而存在的传统观念相冲突。[11] (29) (7)".没有人看月亮的时候,月亮是不存在的!”这个提议。[12](12) (8)量子力学不同于传统的自然观和实在观。[13](62-67) (9)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渗透着人类学的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作为认知的主体,人们用宏观的仪器来测量对微观物体的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