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上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改革与实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无论从办学理念还是具体操作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发展中外合作教育,并于2003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从教育战略的角度将中外合作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范畴。然而,许多高职学生起点低、学习能力弱、综合素质差,这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对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无论从办学理念还是具体操作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学校虽然将“国际化”纳入了学校发展规划,但在具体的合作办学活动中缺乏战略眼光,办学定位是延伸和补充其他办学活动,甚至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委托给“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由于缺乏宏观的理解和把握,许多学校成为了宣传国外低质量、劣质教育资源的平台,一些学校放宽了入学资格要求,许多学校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创收手段,收取高额学费,造成了“有钱就可以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负面影响。由于办学理念的问题和办学定位的不准确,“近一半的中外合作项目缺乏实质性内容”[1]。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积极倡导发展中外合作教育,并于2003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从教育战略的角度将中外合作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范畴。然而,要使高职院校全体员工都把规章制度作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就必须不断提高认识,做出不懈的努力。“中外合作办学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敢于解放思想,通过教育政策、调整体制,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改革力度。”[2]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办学的目标是培养能讲外语、适应国际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然而,许多高职学生起点低、学习能力弱、综合素质差,这使得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对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1)合作办学项目质量保证不够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盲目追求合作教育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反复引进一些肤浅的国外项目,导致“中外合作教育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但项目质量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3]。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引进外籍教师、外国课程等要素有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施中没有严格执行。高校对外合作交流水平偏低,专业分布不均衡。专业过于集中在国际贸易和工商管理等商业学科,而在农工工业专业很少。这导致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整体水平不高,许多学校的特色专业无法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二)合作教育项目招生困难,办学经费不足
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费高于普通专业,是普通专业的2 ~ 3倍,导致报考人数较少。同时,对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大多数学生不仅学习能力低,而且难以管理。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使得招生越来越困难。目前,进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与国际接轨,并融入了全球教育资源体系的新时代。然而,由于政府资金投入有限,一些学校严重缺乏办学资金,无法改善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无法交流和交流经验
学生的素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普遍文化基础差,自律能力差。此外,许多学生在学习外语方面有困难,这导致相当多的学生由于外语水平不合格而无法出国学习或适应外语教学。总体而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整体素质低、学习能力弱、学习态度不当、毕业生竞争力弱,直接影响了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专业和课程问题。尽管全国高职院校都在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但仍有不少学校专业结构不合理,缺乏办学特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资源无法共享、培养的学生偏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情况很多。在课程方面,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有待进一步调整。仍然存在直接采用外国教科书,国内实际情况没有得到改善和吸收,中外课程无法融合的情况。
第三,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改革政策(1)规范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秩序,保证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办学质量是生存、发展和实现办学宗旨的关键。教育教学质量应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命线,教育教学改革应不断深化。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清理整顿不规范办学行为,确保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护学生利益。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严格审批程序,精心选择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严格审批外国教育机构的资质、学科专业的社会适用性和教育资源质量。从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资质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对对的外国教育机构进行了验证,选择了质量可靠、信誉良好、诚信的外国教育机构作为合作教育的对形象。要以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基本原则,消除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中的消极因素,确保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纠正和抵制错单纯基于经济利益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错误做法。收费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政府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任何学校不得设立多项收费或者乱收费。对设立督导部门,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全程督导。开展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完善办学质量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