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德育标语(让校园德育活起来)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早在《大学》年,它就提出了“尊物、授知、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方法,并将道德教育纳入人的成长和成才的各个阶段和层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坚持道德教育。近年来,全区教育系统自觉承担起本地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责任,切实加强了对对,校园道德教育的领导,不断创新理念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建立多党道德教育机制。培养人需要十年。与其说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如说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局作为区域教育的主管部门,承担着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协调推进、监督评估等职能。我们着力构建一个多方“三全”的德育机制进行校园德育。
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区教育局成立了以第一任局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局内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纳入领导小组成员范围,并根据部门职能明确了各自的德育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实施、监督、评估、考核等制度。并每年召开一次德育工作现场推介会,以实现学习交流、总结部署、考核评价、表彰奖励。各级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区教育系统全面参与教育、全面参与实践、全面参与评估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教学的培养机制。牢固树立道德教育无时无刻不在、无处不在的理念,将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使道德教育在生活中进行,生活在道德教育中提升。在结构上,我们不应该追求系统的完整性和严密的逻辑,而应该在生活的每一点上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健康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执行任务中,除了——名教育者的主力军外,注重加强集体和团队建设,并发挥同伴的引领和影响作用;注重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培育和染色的作用;重视学校沟通、媒体公告、家长来信、“三合一”教育网络等的作用。并动员家长和社会力量形成有效的合作。
贯穿整个过程的管理机制。以相对完整的体系、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规范的流程,打通了局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这一“中心”与许多“外围神经”—— 施教者之间的通道,使德育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有效地避免了“说话重要,做事次要,但不忙”的弊端。根据对,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应细化德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方式和手段,建立一个覆盖所有学校和学校之间的有效的青少年德育体系
德育阵地是德育实施的场所。依托地方资源,立足学生生活,构建良好的德育阵地,是提高德育对性和实效性的保证。在实践中,我们注重建设七个不同层次、不同功能、鲜明地方特色的德育阵地。教室。包括德育课和其他课。德育课堂因其目标明确、体系完整、结构清晰而成为德育最基本的阵地。近年来,全区各类学校积极开展建设性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提高德育课堂的吸引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区有德育特级教师2名,副高级以上教师150余名,先后承办了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名师论坛、专委会,省教育学会年会等高水平教学研讨会,大大提高了学科教学水平。注重德育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本学科丰富的教育资源,随时整合德育因素,突出学科的教育功能。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深入实施,课堂将发挥更好的作用。
德育基地。充分挖掘当地德育资源,将辖区内的抗日山地烈士陵园、刘少奇故居、红领巾水库、肖莎东海战争纪念馆作为全区青少年德育基地,免费向对中小学生开放,定期组织德育活动。盘活教育闲置资产,率先在全市建立高标准的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每年组织约3万名学生接受为期一周的轮训,为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各中小学不断优化学校物质环境,营造安静育人环境。柘汪中学的仁爱教育、黄海路小学的高雅文化教育、柘汪小学的汉末书香校园都成为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名片;黑林中学的少奇文化广场、黑林小学的留守儿童之家、班庄小学的红色大道等。也成为学校独特的德育基地。农村学校少年宫。依托学校现有的师资、场地、教室和设施,大力开展农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在课余和节假日组织群众性课外活动,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极大地拓展了校园德育的时间和空间。目前,农村学校有20多个少年宫,包括4个省级少年宫和15个市级少年宫。沙河第二小学农村少年宫、柘汪第二小学、区实验小学等学校曾为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会议提供高标准参观,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扬;少年宫是城头小学和海头小学的一所农村学校,每年接待近100批来自市内外的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