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谈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
strong>摘要: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水资源保护显得更加重要,而其实现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从公民或者国家的层面,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来寻求现阶段水资源保护之路。 关键词:水资源;微观;宏观;保护 我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用水量仅占世界人均用水量的四分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的增长,用水量日益加大,这水资源更呈现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而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又再次表明了本届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
关键词:水资源;微观;宏观;保护 我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用水量仅占世界人均用水量的四分之一。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的增长,用水量日益加大,这水资源更呈现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而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又再次表明了本届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正是要协调人与人、人与资源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 今年入夏以来,川渝大旱,百年一遇。中国水情一再告急,在传统的北旱南涝、江河断流或泛滥成灾的水情之外,丰水地区全线城市缺水、水体全线污染。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亿万立方米,人均220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华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400立方米左右。按照国际通常说法,人均拥有水量在2000~10000立方米时,将出现干旱季节的用水问题;人均年拥有1000~2000立方米时,会出现缺水问题;少于1000立方米时,会出现严重的缺水局面;按现状用水(正常年份)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70亿立方米。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量1700立方米。 二、微观层面——公民对水资源的认识 水资源保护是个大的话题,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在微观层面,最基本的主体就是公民个人,而这也是水资源保护中最重要的一环。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新闻媒介都一直报道我们国家水资源的紧缺情况,但对于普通公民来说,仍未强烈意识到水资源的危机。对于经常出现旱情的北方地区的居民,许多只是在停水断水的日子里才会意识到水的重要性,但在平常的日子里,人们似乎感受不到水作为一种资源的价值存在。另外,在近几年,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理论学界,更是将关注的眼光更多的投入到对水污染的关注,而对于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的价值存在,并没有给予很多的关注。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苏力先生在其一本著作的序言中这样写到:“什么是我的贡献?”现在,当我们摇旗呐喊“水资源保护”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问一下自己的贡献呢?无论我们从事哪一个行业,我们首先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的身份存在的。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我们有没有饯行节约用水呢?!对于我们每一个公民来说,先不要谈怎么去为我国的水资源保护怎么样献计献策,如果可以首先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这些即可。 据 《水资源公报》 统计,根据现状用水分析,全国总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约300亿立方米。目前全国约有7333.33万hm2耕地面积没有水利设施,农村还有2400多万人饮水困难没有得到解决。全国城市、工业缺水约6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668个建制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8座严重缺水。18个主要沿海城市竟有14个缺水,1.5亿城镇人口的日常生活因缺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由于限量、限时、限压,全国有136座城市发生了水危机或出现供水紧张状况,尤其是京、津等大城市,在连续遭遇枯水年时就会出现严重水荒。 我国一方面严重缺水,一方面浪费水现象又十分严重。长期以来,由于节水技术推广滞后,各行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全国平均只有0.43,城市供水未入户前就有1/3漏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到55%左右,特别是反映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消耗的重要指标万元GDP用水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日本的单位GDP用水量仅相当于我国的1/30,美国相当于我国的1/20,法国为我国的1/17。各项与用水有关的经济指标,由于全国区域间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流域来看,2000年,万元GDP用水量最低的是太湖流域,为300立方米,最高的是内陆河流域,为2910立方米,相差8.7倍;农业灌溉每公顷平均用水量最低的是海滦河流域,为3915立方米/hm2,最高的是珠江流域,为1.374万立方米/hm2,相差2.5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最高的是西南诸河流域,为161立方米,最低的是海河流域,为41立方米,相差3倍。从地区来看:万元GDP用水量超过3000立方米的有宁夏和新疆,低于200立方米的有天津和北京,最高和最低相差1520倍;农业灌溉每公顷平均用水量超过1.5万立方米/hm2的有海南、广西和宁夏,最低是山西,为3150立方米/hm2,最高和最低相差5倍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超过200立方米的有黑龙江、江西和西藏,最低的是天津,仅17立方米,最高与最低相差12倍上下。上述情况表明,我国不少地区和行业,水的利用效率很低,存在相当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 三、宏观层面——国家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水资源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其必然要遭遇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博弈。近年来,大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纷纷上马。从全国瞩目的三峡工程到云南怒江13级水坝工程,有的成功开始,有的也被紧急喊停。一项水利工程的确定,不仅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因素,更有学术、环保的论证。 以三峡工程为例,它是经过长期考证,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决定。一方面,它在防洪抗灾、疏通航运以及发展电力等方面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但从另一个方面,对于生态平衡、文化古迹的破坏以及对周边居民的迁移等等,却也产生了很大的非议。尤其是今夏以来,南方各地频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现象,以及重庆的水荒,无疑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异常表现。人们便很自然的将其归咎于三峡工程的上马,因为无论经过怎样科学的论证,这都是对大自然布局的人为改造,而大自然也就给予了我们人类相应的惩罚。当然,这只是一方之言。站在长江下游地区居民的角度来说,三峡工程的确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益处。以湖北荆州地区为例,一直以来,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十分缓慢。因为它处于长江的泄洪分流区,在遭遇洪水的年份,为了保住武汉进行分洪的时候,就必须要牺牲它。所以,这个城市的经济布局一直是以农业为主,很少有工业布局。但三峡工程的上马,无疑可以改变这个现状,也会给这个地区带来经济发展的契机。 因此,在水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站在不同的利益团体的角度,便有不同的选择。正如, 《南方周末》 2004年9月29日的报道,面对虎跳峡要修建水坝的工程,环保主义者关注的是作为世界上最壮丽的自然景观之一,其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若是修建起大坝,则虎跳峡将会因此而消失。因此,来自全国23家单位的43名关心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的民间组织、研究人员、新闻工作者以及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原住民代表向世界遗产地大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中心致信求助。而另一方,作为当地的副县长,他却这样说:“在外面人看来,看到的都是怒江周围的风景,而我在政的几年里,我看到的就只有‘贫困’。”
因此,对的水资源保护也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从微观层面,加强生态教育的推广和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在宏观层面上,要协调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具体来说:(1)加强微观层面的生态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生态教育的提议看似有点官方,但它确实有其基础和作用。就其目的而言,它旨在引导个体公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善待、尊重和敬畏生态的价值取向,激发对,个人、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最终实现完美人格和完美生态。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几千年来日夜兼程的文化元素,凝聚了大量极其重要的文化内涵;水是抽象概念的自然物质符号形式,它不仅孕育文明,而且对对“天下不弱于水”(老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人归水,谁能御水”(孟子)、“水载舟,水覆舟”(荀子)等先贤关于水的语录给予了简单、直观、全面的阐释。它不仅揭示了华夏文化的独特品质,而且蕴含着人类普遍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水保持着自然生态和多元平衡的文化生态。通过生态教育,生态的善良、尊重和敬畏已经从暂时的行为上升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素养和一种主体意识。具体来说,如何开展生态教育?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应该注重经验。根据上面提到的对,的说法,习惯拧水龙头来获取自来水的城市居民根本感觉不到全世界的水资源短缺。根据伦敦,皇家学院阿兰教授提出的“虚拟水”概念,联合国教科文,水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在8月下旬法兰克福社会生态研究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公布了大量关于人类虚拟水使用的数据。例如,一杯茶的虚拟水含量是35升,一公斤牛肉的虚拟水含量是14000升,而一件棉t恤和一张A4纸可以消耗2000升和10升的水。根据这个计算,虽然一个德国居民每天从自来水管中获得126升水,但他每天的虚拟用水量是4000升。通过“虚拟水”的概念,每个公民都能感受到水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休闲中的珍贵性,我们的手势可以视为一种用水行为。因此,人与水的和谐将从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转变为科学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的新境界。(2)宏观方面——协调水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利益平衡首先,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改革绩效评价方式。政治上的成就,真正体现在为群众做了多少实事,群众获得了多少利益,群众是否满意,而不是表面的形象和数字;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为人民做实事。修订完善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真实反映社会整体进步。要设计和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各方面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成果统计和绩效评价。特别是,对于省以下的地方政府和领导人应该削弱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评估,加强对环境保护和就业指标的评估。其次,从地方角度出发,形成学习型社会,培养地方各级领导科学民主的决策观。发展应该尊重内部和客观规律。最好的
要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型政府,地方政府应转变角色,成为服务型政府,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为企业和公民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发展环境,运用多种力量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家庭等社会治理结构。自古以来,水就是地球的命脉。因此,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科学的规划如果不能付诸实践是没有用的,所以从自己做起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