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章正文

认识论的观点(身体的认识论地位——论波兰尼默会认识论的身体性维度)

时间:2020-10-04 04:06:08 作者:黑曼巴 分类:范文大全 浏览:11

[摘要]在身体维度上,波兰尼默会的认识论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思想的趋同。默会认识论从知觉的物理本质出发,通过对对“身体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身体的辅助意识的核心地位”、“通过生活而知”等思想的阐述,深刻揭示了人类知识的物理起源。在对他人心灵和身心关系的认识上,波兰尼强调心灵的物理本质,对对心灵及其外在表现进行了区分,得出了心灵是其外在表现的意义,心灵是身体的意义的结论。

[摘要]在身体维度上,波兰尼默会的认识论和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之间存在着思想的趋同。默会认识论从知觉的物理本质出发,通过对对“身体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身体的辅助意识的核心地位”、“通过生活而知”等思想的阐述,深刻揭示了人类知识的物理起源。在对他人心灵和身心关系的认识上,波兰尼强调心灵的物理本质,对对心灵及其外在表现进行了区分,得出了心灵是其外在表现的意义,心灵是身体的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默会认识论/身体

1.默会认识论和现象学传统

波兰尼原创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在两种意识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默会的认知结构。例如,在用锤子敲打钉子的活动中,我们意识到钉子,以及锤子和握着锤子的手掌和手指的感觉。在这里,我们注意力的中心是指甲,而不是握着锤子的手掌和手指的感觉。我们对意识到后者不是为自身,而是为前者。根据波兰尼,的说法,我们在对的指甲意识是焦点意识,而对的手掌和手指握着锤子的感觉意识是附属意识。默会的认知是基于两种意识之间的动态关系。为了把握对,的某个形象,我们需要把各种线索和细节整合成一个综合体来认识它,这涉及到默会所知道的两个项目。我们对对的线索、细节和部分的辅助意识是默会知道的第一项,而对象的聚焦意识是第二项。为了认识后者,我们必须依靠前者,而我们应该从前者注意后者。默会认知是在从第一个项目到第二个项目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的。“默会”的认知是一种从到的认知”[1-p34]。

20世纪60年代,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已经成熟。波兰尼在阐述默会认识论的各种理论内涵,展示默会认识论解决一系列哲学问题的潜力的同时,也注意到他自己的理论与其他哲学传统的联系,现象学传统就是其中之一。波兰尼默会认识论与现象学传统的联系体现在它与现象学三个概念的过渡上。这三个概念是意向性、生活和身体。

关于默会认知与意向性的关系,波兰尼说:“意识必须注意对象,只有有意识的精神活动才能注意对象。”通过分析我对对和默会的理解,扩展了对意识的这一观点。它告诉我们意识不仅是有意的,而且有各种各样的根源,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它的对形象。它包括对的默会意识辅助项目。”[2-p32]在波兰尼看来,默会的自至结构比布伦坦诺的意向性理论更充分地阐明了意识的本质。它不仅表明了意向性,即意识的矢量性,而且表明意识的方向性是以对的默会意识为辅助术语的。意识有它的“从”以及它的“到”。

波兰尼从默会认识论的自始至终的结构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内住而知。正是在这一点上,波兰尼看到了默会认识论和海德格尔“活的”思想之间的联系。在《个人知识》火炬系列版(1964)的序言中,波兰尼说:“所有的理解都是基于我们所知道的对大象的细节。”这种居住方式意味着我们参与了对,形象的存在,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于世界之中。”[3-px]他还说:“活着就是活着。默会知道的任何行动都将改变我们的存在,调整和加强我们在世界上的活动;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以其他名称研究了这一过程。现在我们必须用默会所知道的更具体的结构来重新解释这种观察。”[3-PXI]作者按照波兰尼[4]所指明的方向,从默会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了对和海德格尔“生活”概念的认识论意蕴。

虽然“活着就是活着”的命题极具启发性,但波兰尼的“活着”与海德格尔的“活着”有着显著的区别。如下所述,波兰尼的“活知”思想是基于他对对身体在宇宙中独特位置的理解,而海德格尔并不认为这是身体上的。根据休伯特德雷福斯对对和海德格尔:的解释,“似乎认为拥有一个身体不属于这个存在的基本结构.这个存在的存在本质上是一个不言自明的活动。这种普遍的主张无疑是可以引入的。这个存在不一定是物理的。”[5-p41]马乔里格伦也这么认为。她说:“虽然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风格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属于我,就像笛卡儿-style的心一样,可以是非物质的。”.虽然他偶尔会提到身体,但身体问题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被抛弃了。”[6-p77]

身体维度的缺失可以说是海德格尔生活思想的一个重要缺陷。在现象学传统中,梅洛-庞蒂克服了这一缺陷。“身体是生活的媒介”[7-P77],“身体是我们在世界上的安身之处”[7-P82]。这种表达很好地传达了梅洛-庞蒂的哲学

上一篇:八个级别会员等级名称技术等级证分几个级别?

下一篇:《最后一课》(读《最后一课》后感)

猜你喜欢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AI 新用户?

免费使用内容重写服务

开始新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