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媒体融合融合发展内容(媒体融合背景下央视社交媒体的作用和局限)
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近两年来,中央和地方媒体纷纷推出媒体融合的实践,新媒体产品层出不穷。其中,社交媒体作为新媒体产品的典型代表,开始在主流传统媒体中普及和发展,以“两个微终端”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一些传统媒体整合和发展的标准。根据2015年8月微信公众号新媒体排名数据,公众号有3万多个传统媒体建立的微信,700-800个传统媒体建立的手机客户端。注册新浪微博的媒体机构几乎涵盖了所有媒体类型。
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两个微终端”,虽然建设较早,但现在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媒体整合和战略转型的重要规划之中。那么,在中央政府提出媒体融合一年后,社交媒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主流媒体的整合和转型?我们以“央视News”为例,探讨社会媒体在传统主流媒体整合与变革中的作用。“央视News”是中央电视台近年来为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公众号,适用于移动和社交终端,以“两个微端”的形式出现。在央视设立的数百个公共账户中,“央视News”是最具影响力的公共账户,也是中国,社交媒体过程中的顶级社交媒体,典型地反映了社交媒体在整合和转型中的作用和局限。一、发展过程和特点
早在2012年下半年,央视就开始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制定并实施新媒体发展“三步走”战略,推出“央视News”品牌的微博、微信和客户三大媒体平台,占据三大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传播阵地,形成了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三位一体的新媒体发展格局。它的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官方微博的开通。2012年11月,“中央电视台官方,新闻中心”正式启动。它不仅报道热点事件,发表深度评论,对对精彩节目进行预测和评论,还发起调查和征集等网络互动。当年年底,用户数量达到500万;2013年底,用户数量飙升至4500多万;截至2014年底,用户数量达到1.07亿。2015年6月,央视新闻微博用户总数达到1.6亿。截至2015年11月1日,央视新闻用户数量达到1.8亿;2015年12月30日,这一数字达到2.1368亿。
微博手稿有三个主要来源:第一,记者的贡献。央视要求记者在重大事件和紧急事件发生时首先向新媒体投稿,并确保微博优先于电视屏幕。形式主要是图片和文字。第二个是屏幕源,它从电视屏幕上选择高质量的内容,重点关注独家视频、热点调查和关键特别节目,突出视频的优势。第三,热点新闻是提交给记者的稿件或验证。对于对在其他媒体上爆发的热点新闻,编辑主动联系记者进行核实和发布,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独家内容。微博的特点之一就是“开始”。为确保“首发式”,央视将新媒体发布纳入新闻采集、制作和评价的全过程,明确要求新闻中心总部、31家国内记者站、海外分支机构和中心站近1000名记者“转型”为全媒体记者。微博的第一条时政新闻也成为了央视时政新闻报道的常态。这不仅是央视新闻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新媒体发展中的一件大事。由于“央视News”微博在博客过程中很好地利用了新媒体的特点,它不仅做到了有声、有图、有影,而且将微博作为双向交流平台,开辟了大量的互动讨论话题,重视网民的评论。 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传统媒体,走从语言表达到内容形式的亲民路线,将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有机结合。 “硬媒体”的“软着陆”有效地拉近了它与网民的距离,网民评论说它的报道“既像央视的新闻,又不像央视".的新闻”,这是央视新闻在荧屏外改变其写作风格和风格的自觉做法和努力,也有效地增强了它的影响力。
第二阶段:2013年4月,“公众号微信”开通。2013年7月,央视新闻微信好友数量超过70万;2015年3月9日,公众号微信用户数继续上升,超过400万,在公众号;信息中排名第一。截至2015年12月30日,公众号超过535.5万。微信的特点是将频道质量资源推给用户。例如,对于对,的特定事件,在订户发送关键字之后,它将为订户发送四条消息,包括主要新闻、关于央视,的独家报道、生计信息和网络热点信息。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经形成了“早晚推送精选新闻图片主题,随时推送重大突发新闻独家资源,注重图片资料,注重多媒体搭配”的推送模式。留言板与微博互动的效果不同,微信平台上的互动更加私密,微信用户的回复质量更高。2013年7月底,公众号微信推出的“新政”吸引了网民的关注。在公众号微信推出的每个帖子的标题下,在发布日期的右侧,你可以看到实时阅读的次数,而在帖子的末尾,你可以看到喜欢的次数。从那时起,公众号,谁伪造他的活动和球迷的数量,将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许多人说这是微信在公众号政策,迈出的一大步
在2015年3月的“微信500强”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