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章正文

影视艺术的三个特性(十年来中国影视艺术传播的文化指向)

时间:2020-09-16 05:33:26 作者:黑曼巴 分类:范文大全 浏览:10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本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转折,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时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通的、单一的、模式化的文化观念开始多元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存。新世纪以来,以影视媒体为载体的文化艺术不断拓展这种文化转型,同时呈现出更多新的方向。可以说,这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的一次创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了年度最佳国产电影。

十年来中国影视艺术传播的文化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本世纪中国社会经济的转折,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和审美时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普通的、单一的、模式化的文化观念开始多元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并存。新世纪以来,以影视媒体为载体的文化艺术不断拓展这种文化转型,同时呈现出更多新的方向。

政治意识形态取向与大众娱乐的和谐

纵观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不难发现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对影视文化的调控,政治意识形态取向始终是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治意识形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影视创作的主旋律现象。各种各样的英雄模式和善行主题方兴未艾,涌现出大量以政治事件和英雄人物为创作主题的影视作品,在特定时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焦裕禄》和《孔繁森》的主题是优秀的共产党干部;《大决战》,《百色起义》等。具有革命历史主题,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主题”;《开国大典》,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辉煌成就等。在中国影视文化的构成中,对影视创作的导向性和影视选择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电影的指挥行为与艺术行为之间缺乏整合,使得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在艺术、市场甚至思想教育方面都没有收到想象中的传播效果。

政治意识形态取向与大众、娱乐是作为影视艺术主面的对,的两大内在矛盾。如何使影视作品既实现其审美教育功能,又充分满足娱乐,大众,的感性审美需求,是当代文化现实对影视艺术提出的严峻课题。近十年来,中国影视艺术在对对文化现实进行深刻反思后,在意识形态取向与大众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意识形态取向与大众、娱乐的调和,可以通过探索“主旋律”电影的大众化、市场化和“电影”的理性思维方式来实现。这种力量对这一时期对影视创作的主题选择、叙事风格、价值表达和电影语言创作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代风格。

《集结号》 (2007)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改变了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远离了中国电影中主流战争叙事中人性的缺失,给人们留下了民族解放进程的残酷和不朽的印象。它结合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电影中的士兵是在残酷而疯狂的战争中出现的。人们被历史淹没,被历史的必然性所毁灭,就像一粒尘埃,几乎可以以历史和集体的名义被忽略和取代。顾固执地寻找他的兄弟并为他们辩护。强调个人情感和人性的概念,为每个人而奋斗,这难道不是我们对战争的最好反映吗?个人永远是战场上的受害者,而战争的最大受害者正是每个人。同时,电影以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真实再现了战争的史实,为中国战争题材的影视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电影《建国大业》 (2009)是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电影,在形式上摆脱了传统电影历史模式对的宣传,说教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部电影聚焦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从重庆在抗日战争的胜利到新中国,开国大典,四年多的时间里,共产党、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变化和纠葛一一展现出来,凸显了当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同时,影片描述了国共,两党主要人物的喜怒哀乐,突出了人性化,突出了活着的领袖,努力把领袖还原成普通人。在表现形式上,170多名国内外一线明星的加入,让观众在铺天盖地的明星表演中重温经典历史。

《云水谣》 (2006)表现了一种普通人的传统道德情操和伦理标准。在赞美美好爱情的同时,也给我们更多的体验了对不可磨灭的历史背景。可以说,这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的一次创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成为了年度最佳国产电影。

《唐山大地震》 》(2010)是冯小刚继《集结号》之后拍摄的又一部主旋律电影,故事突破了原著

上一篇:田螺姑娘读后感400字(朝花夕拾读后感400字左右)

下一篇:左传读后感3000字(左传读后感1500字作文)

猜你喜欢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AI 新用户?

免费使用内容重写服务

开始新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