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最好的出路(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生药学理论教学探讨 )
这些药材毒性大,在临床应用中容易中毒,需要学生掌握。
【关键词】生药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物学和中医学的综合学科,主要研究生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性状、显微和理化特征、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虽然它的理论并不深刻,但由于内容复杂、覆盖面广,所以易学难记。然而,河南职工医学院生药学只有36个学时,包括20个学时的理论教学和16个学时的实验教学,在有限的学时内讲授近百种生药的形态、性状、四种鉴别方法、功效及在教材中的应用。此外,每种药材的条目内容大致相似,千篇一律,容易混淆,这是学生普遍不能接受的。如何上好这门课,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把枯燥的内容形象化,把零散的内容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一些教学方法在生药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仅供同行参考和探讨
1.教学内容选择生药学是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业课程,其记录大纲包括:个名称的l4项:来源、历史、形态和生物学特性、栽培、收获、加工和加工、生产和销售、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和质量、药理作用、功效和注释[1]。我院二年级上学期开设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生药学理论课应在20小时内完成100种生药学。如果我们不放弃它的一些内容,就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根据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掌握生药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突出《生药学》的特色,注重四大鉴定(尤其是性状鉴定),对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选择,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这样大多数学生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出推论,理解,记住并使用它们。
1.1 .需要重点讲述的重点药材选择的内容。第一类是常用药材,如大黄, 黄芩,黄芪、甘草、丹参、地黄、党参、川贝母、肉桂、金银花、山楂、麻黄,茯苓等。这些药材在临床实践中普遍使用,假冒伪劣药材经常出现在药材市场上,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点介绍。另一种是珍贵的药材,如黄连、人参、三七、天麻、白木香、丁香、藏红花、石斛、冬虫夏草、血竭、珍珠、蟾酥、熊胆、麝香、鹿角等。这些品种不仅在临床上普遍使用,而且非常昂贵。一些非法交易者千方百计谋取利益。第三类是剧毒原料药,如川乌, 草乌, 附子, 马钱子, 朱砂,等。这些药材毒性大,在临床应用中容易中毒,需要学生掌握。还应强调上述重点药材,其中常用药材应注重药性鉴别,稀有药材要求学生尽可能掌握全部内容,剧毒药材要求学生掌握其临床用药的剂量和炮制方法。
1.2有必要谈谈对,药材的来源和产地,并适当介绍一些道地药材;例如,河南的四大怀药是牛膝、地黄、山药和菊花;浙贝母, 杭白菊, 浙玄参, 杭麦冬, 延胡索浙白术浙江省, 杭白芍, 浙郁金和其他" 浙八味";根据教学目标,对只需介绍明显而特殊的显微特征和简单而实用的理化鉴别方法,稀有药材除外。对对生药的药理作用,除了稀有生药外,还可以简要介绍其主要药理作用,如麻黄能兴奋心脏[3]。此外,对应适当引进一些常见的假药和假药。
1.3 拉丁药材名称应妥善丢弃。为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并确定研究生药物的来源,需要使用拉丁生药的名称;因为这所学校没有拉丁语课程,所以学生很难学。学生只需掌握药物使用网站的命名原则和拉丁名称,其他的可以丢弃。丢弃原料药的各种化学成分。生药的各种化学成分是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在本课程中,只需介绍对一些特殊而重要的生药化学成分,摒弃生药加工理论。生药加工是一个系统的传统过程。由于学时的限制,只需要在一般性的介绍中把基本的加工方法讲清楚,而对收集和加工各种理论中的生药不仅是特殊的方法,如半夏需要法制;有毒的生药如附子, 乌头, 马钱子,等。除非简要介绍它们的加工方法,否则可以丢弃。废弃药材的功效及注意事项。中药的功效是中药的内容,但是药学专业没有相应的中药课程,所以学生很难理解,可以放弃。对笔记中特殊而重要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2.1 .基于多媒体教学,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袋幻灯片”;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由于内容复杂,教学时间短,学生往往陷入照本宣科和死记硬背的刻板印象。学生们又累又无聊,教学效果的差异不言而喻。心理学家对记忆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单独听觉获得的信息在3小时内可以保持70%,3天后下降到10%;光是视力就能在3小时内保持72%,3天后下降到20%。如果音频和视频一起使用,它可以保持85%在3小时内,65%在3天后[4]。可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结合音频和视频,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别是珍贵药材的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知识化、易于掌握。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教学中,重点药材应作为切入点,切入点应为饮片标本。在谈论关键的生药,特别是稀有的生药之前,把草药片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闻、尝、看和摸来感觉它们。例如,黄连尝起来很苦,尝了之后会令人难忘;杜仲掰断裂后,可以找到细的、银白色的、有弹性的橡胶细丝,通常可以延长1厘米以上;肉桂、沉香、麝香等。有特殊的香味,只能通过气味来辨别。感官学习与多媒体课件和教师的讲述相结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注意解释药品名称。盲目引进药材时,要解释药材名称的来源或含义。药材的名称通常与名称、性状、产地、药用部位、功能和民俗有关。例如,乌头,在外表上看起来像一只鸟的“鸟头”;但是乌头没有“眼睛”;去掉那个“鸟头”;它变成了“乌头”。那个。”的《范》;这说明它的起源不是中国,的“腹泻”;它说明药材能止泻、消积、通便、减肥。说明药用部位为,钟的名字来源于民间传说[5]。据说很久以前,万宝山,脚下的村子里的人四川得了一种怪病,一个名叫杜的家庭的第二个儿子去万宝山摘了一种叫“思莲木”的;结果,村里的大多数人服药后都康复了。第二个孩子死于过度劳累。为了纪念家族的第二个孩子,人们把这种药叫做“钟”;通过对对药材名称的解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大提高。所谓“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也就是说,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好。
2.4 .注意经验术语的解释。传统的经验术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生药学理论教学中,应将经验术语与药材特征有机地联系起来,如松贝的《抱月图》;大黄" 星点";天马的“鹦哥嘴”;何首乌;人参的“芦苇头,芦苇碗”;三七的“铜皮铁骨,狮子头”;防风“蚯蚓头”;羚羊角的“关节,天眼”;等等。虽然这些经验术语只是几个词,但它们生动地表达了药材的特性。这些经验术语加深了学生对对药材性质的理解,便于学生记忆对药材,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其性质和特点,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总之,要搞好生药学理论教学,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选择对,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生药学理论课程,避免单一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