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曲班和丁苯酞哪个好(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展性脑梗,死亡的发生率日益增加,由于病因复杂,常规治疗的疗效不佳。我院对展性脑梗80例死亡患者进行了阿加曲班联和丁苯酞治疗,具体疗效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展性脑梗死亡的80例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组,每组40例。实验组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26.8)岁。对组的平均年龄为(59.07.8)岁,从42岁到70岁不等。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不包括脑瘤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和脑出血、外伤和心脏疾病的心房颤动,无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无近期手术史,无意识障碍,无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和全身并发症。两组间一般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方法两组均给予改善脑循环、脑代谢和对病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接受了为期5天的阿加曲班治疗。将10毫克阿加曲班加入250毫升0.9%氯化钠,静脉滴注3小时,每天早晚一次。实验组口服丁苯酞, 0.2g,每日3次,以对凝血指标为基础,用药期间观察肝肾功能。1.3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标准[3]进行评价。基础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90% ~ 100%,残疾程度为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46% ~ 90%,残疾程度为1 ~ 3级;进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 ~ 46%;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18%;死亡总有效率=(基本治愈和显著进步)/病例总数100%。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用平均标准偏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用比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个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治疗后与对组相比,b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巴塞尔指数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巴塞尔指数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治疗后与对组相比,bP0.05
2.3两组疗效比较实验组基本治愈8例,明显好转12例,好转16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90.0%。对组5例基本治愈,10例明显好转,14例好转,11例恶化,总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
展性脑梗死亡是一种难治性脑梗死,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26% ~ 43%。它是脑梗死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展性脑梗的死亡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这种疾病变化迅速,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迅速发展。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改善预后是神经病学临床工作的长期重点。阿加曲班可降低继发性脑血栓形成的概率,改善局部侧支血流,保护缺血半暗带。阿加曲班,是一种低分子精氨酸的化学合成衍生物,是一种凝血酶抑制剂,可与凝血酶的活性位点可逆结合。其抗血栓作用不需要辅助因子抗凝血酶,通过抑制凝血酶催化或诱导的反应,包括纤维蛋白的形成、凝血因子、和 的活化[4,5]、蛋白酶C的活化和血小板聚集,发挥其抗凝血作用。
丁苯酞是一种治疗进行性脑缺血的新药,具有双重作用机制。一方面,它重建微循环并增加缺血区的灌注;另一方面,丁苯酞通过保护线粒体形态和功能、抑制细胞内钙超载、自由基产生、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论文营养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来发挥作用。综上所述,阿加曲班联和丁苯酞治疗展性脑梗,死亡是有效和安全的,而对死于展性脑梗是一个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