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提高系统的用户体验(学术资源发现系统的用户体验测试研究)
如何从众多资源发现系统中进行选择和决策,业界同行对发现系统公司进行了各种比较和研究。上述研究强调发现系统的差异性,但忽略了两个因素。发现系统的用户是具有不同年龄、学术背景、知识结构和环境的读者,因此用户对对发现系统的感知和认知也是不同的。在发现系统“同质化”的趋势下,发现系统的比较和选择应该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的因素,而不仅仅是专业图书馆员的内部分析。
近年来,网络学术资源发现与传递系统(以下简称“发现系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所采用。作为专业的学术搜索服务,发现系统收集各种学术文献信息,形成一个集中的元数据仓库,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学术搜索服务。世界著名的发现系统有:ProQuest下的Serials Solutions的召唤,Exlibris下的Primo和Primo Central,EBSCO下的EBSCO发现服务,OCLC的WorldCat Local(简称WCL),Encore Synergy的“电子阅读”,创新公司的CALIS,超星公司的“超星中文发现”等。如何从众多资源发现系统中进行选择和决策,业界同行对发现系统公司进行了各种比较和研究。窦天芳等人探索了系统的逻辑结构、核心功能和体系结构[1],并详细比较了秦鸿等对系统的元数据、体系结构和功能、检索和界面、业务因素[2],山东大学图书馆从用户功能指标、网络技术、教学和科研支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3]。上述研究强调发现系统的差异性,但忽略了两个因素。一方面,人们发现系统的总体通用性正在增加,并趋于“同质”;另一方面,现有的关于发现系统的研究大多从图书馆自身的理念出发,忽略了发现系统的用户——读者。发现系统的用户是具有不同年龄、学术背景、知识结构和环境的读者,因此用户对对发现系统的感知和认知也是不同的。在发现系统“同质化”的趋势下,发现系统的比较和选择应该充分考虑“用户体验”的因素,而不仅仅是专业图书馆员的内部分析。同时,读者用户体验参与的多样性正好弥补了专业馆员单一背景的不足。
基于此,作者的团队在日益“同质”的发现系统产品的评价和选择过程中引入了用户体验的概念,并进行了“发现系统的用户体验测试”,希望测试结果能为购买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在未来的引入过程中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2用户体验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9241-210,用户体验被定义为“用户在使用或期望使用产品、系统或服务时的感知和反应”。即用户在使用产品(设备、系统或服务)之前、期间和之后的所有感受,包括情感、情绪、认知、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等方面。一般来说,用户体验测试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对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个人生理、心理和行为指标,从而揭示用户与产品交互的有效性、效率或满意度。从主题选择的角度来看,用户体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用户的评价,有时也称为用户测试;另一种是基于专家的评估。用户测试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要完成的操作场景和任务,从而发现产品(或服务)中的错错误和缺陷(经验数据:7个用户可以发现80%以上的可用性问题);专家评估:根据一些常见的可用性原则和他们自己的经验,许多行业专家在系统中发现潜在的可用性问题(经验数据:5名专家可以发现大约75%的可用性问题)[4]。
用户体验的测试和评估方法包括场景调查、焦点小组、可用性测量、日志文件分析、问卷调查等。以及基于用户行为和生理测量的方法,例如眼睛跟踪评估、行为观察和脑电图[5]。用户体验问卷是一种成本低、管理者和用户都能接受的方法,即问卷由一系列可以用来评价用户体验的具体问题组成。这些问题经过标准化和系统化处理,评估人员据此进行分析,找出并理解产品(系统或服务)中的高质量零件、缺陷和需要改进的零件。衡量对信息系统用户体验的常用问卷有:约翰布罗克(John Broke)编制的系统可用性量表(SUS)[6]、吉姆刘易斯编制的任务后评价问卷(ASQ)、计算机系统可用性问卷(CSUQ)[7]和研究后系统可用性问卷(PSSUQ)[8]。其中,PSSUQ是为与对,面对面测试而设计的,CSUQ是为对邮件或在线测试而设计的,它们非常相似,用于分析系统可用性、信息质量、界面质量和整体满意度。3用户体验测试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了用户体验问卷的方法,问卷是在用户实际体验之后填写的。作者团队对,收集的数据,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3.1用户研究
根据组织的特征,确定并描述将使用发现系统的主要用户的特征和行为特征。根据该机构的性质和特点,发现该系统的主要用户是年龄在18至28岁之间的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本科生以及一年级和二年级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他们年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精通计算机,了解和熟悉图书馆的功能和网络服务,有一定的学术和科研压力,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需要通过搜索和阅读来扩大知识面,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发现,该系统的目标用户不包括大学一年级、高年级研究生及其附属机构的教师。这是因为大一新生没有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有的甚至不了解图书馆的功能,不使用OPAC或电子数据库,而高年级研究生和教师则侧重于研究,长期只关注3 ~ 5种专业学术期刊或3 ~ 5位该领域的专家,对基础学科知识的检索关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