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研究意义(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研究 )
内部审计模式以公司各职能组织的有机协调为路径,以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创新为手段,以促进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传播为核心,以企业可持续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是内部审计系统资源、能力、战略、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结构优化和目标协调的整合和系统化的结果。
马冬梅(济南市, 历城区人民政府郭店街道办事处济南, 山东250109)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拓展的新领域,必须符合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将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探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试图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框架。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对, 王晓霞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基于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业务周期以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和处理,开展一系列审计活动,对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监督业务进行评价,以提高业务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靳建堂(2005)在《风险导向审计初探》中指出,风险管理审计是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技术方法。作为成功的全面风险管理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法更加关注企业的业务目标、管理的风险承受能力、关键风险度量指标和风险管理能力。
高岩芳和魏哲妍(2005)在《新COSO报告影响下的内部审计的新发展—风险导向审计内容与方法的构建》中指出,风险导向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审计机构、社会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相比之下,内部审计机构在实施风险管理审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纵观上述学者对,对风险导向审计定义的研究,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的创新,是一种新的审计模式,但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是从审计技术、过程和内容三个方面来阐述的。
李璇(2007)指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综合内部审计模式是指在公司治理结构框架下,从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责任、权利和利益优化配置以及有效实现审计目标的角度,以全面风险管理为指导,基于内部审计资源和能力的合理配置。内部审计模式以公司各职能组织的有机协调为路径,以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创新为手段,以促进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传播为核心,以企业可持续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是内部审计系统资源、能力、战略、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结构优化和目标协调的整合和系统化的结果。
总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综合内部审计模式是对对企业综合风险的管理和监控模式,它不仅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也是当代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发展方向的综合体现,是公司治理效率的结果。它不仅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生成机制和运行机制,而且具有显著的特征。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是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管理的风险承受水平为出发点,优化企业的关键风险管理,以确保风险控制在企业的风险承受水平以内为目标,通过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确保经营者履行委托的风险责任。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是保证受托风险责任充分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吸收了其他审计方法的优点,还考虑了关键业务目标、管理风险承受水平、关键风险度量和绩效指标。1.系统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于对,的制度,也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生成和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的产生是内部审计资源、能力和环境有效整合的持续和综合过程。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本身有其组成部分、结构和目标,并具有复杂系统的显著特征。跨职能合作的需要和内部审计能力各要素互动机制的复杂性,导致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产生和运作更加复杂。因此,在其系统运行业务中,不仅要借助复杂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指导,还要注意其复杂性,注意内部审计资源和能力的有效配置,优化结构,协调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分解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