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绩效相关理论(适配理论视角下CSR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经提出了近一百年。因此,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不再是企业的选择性行为,而是获得“制度合法性”、“社会营业执照”甚至“国际市场准入”的唯一途径。与此同时,全球化使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在避免破产和并购等风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任何可支配稀缺资源的产出效率,获得竞争优势。面对上述多重压力,企业管理者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兼顾企业商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企业社会责任参与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社会与企业双赢”理念的“战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应运而生。战略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从广阔的角度看待对企业社会责任商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它强调企业在对面临非强制性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时,应在不偏离利润目标的基础上探索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交集(Poter和Kramer,2006)。促进从“赢-输”或“输-赢”到“赢-赢”的转变(戈弗雷,2005)。许多学者(如伯克和罗格斯顿,1996;波特和克莱默,2006年;相信这种以创造企业和社会“共享价值”为基础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不仅有助于企业突破内部资源和能力的限制,还能克服外部环境的约束,有望成为企业发现新商机、创新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战略企业社会责任描绘的美好蓝图不仅赢得了陷入责任困境的企业管理者的关注,也成为21世纪学术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基于帕累托最优理论(如Lantos,2001等。)和工具利益相关者理论(如希尔曼和凯米,2001;伍德,2010年等。),资源基础观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如Mc Williams等)。2006/2011)和社会学共生理论(如希尔和卡西尔,2004)等。探索企业社会责任“双赢”的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为什么需要基于双赢的思想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在对面临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时存在“社会与企业双赢”的合理性。然而,对的“做什么”和“怎么做”能否将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社会与企业双赢”的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绩效还没有得到系统的解释。由于理论视角的局限,现有的关于战略或双赢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多仍处于解释“什么”和“为什么”的阶段。其中,Bruke和Logsdon(1996)基于“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五维模型。此后,波特和克莱默(2002),巴特查亚(2010)和其他学者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但他们基本上是基于布鲁克和洛格斯顿(1996)的5维模型的扩展或修改。因此,随后的许多实证研究都是基于这一框架,但结论明显不一致。例如,在Husted和Allen于2007年和2009年发表的两篇论文文章中,虽然它们都是基于5维模型框架,但从西班牙和墨西哥,对,进行的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而且两篇文章中只有一个维度的5维模型得到了统计数据的支持,这表明5维模型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具有普遍性。可见,在“战略双赢”的目标下,关于企业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论框架。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更系统的理论角度探讨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双赢”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机制。此外,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现有的基于西方国家情况的研究结论不一定适用于本土企业。基于中国的具体情况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也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引入了战略管理领域广泛应用的适应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以联想(中国)为对,的典型案例,旨在探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实现“战略双赢”目标的关键因素及其内在机制。该研究不仅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框架,也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决策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一、理论介绍和研究假设
(1)适应性的内涵及其与战略管理的关系。适应(Fit)的概念起源于种群生态模型和情境理论,是指不同主体之间的协调或互补搭配(Vandevenah和Camillus,1984)。目前,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尤其是战略管理领域。从战略管理的演进来看,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以上所有经典理论都根植于顺应思想。其中,产业组织理论强调企业战略必须服从和适应外部环境,属于外部环境指导下的战略适应理论;资源基础观和核心能力理论强调企业的专有资源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源泉,要求战略适应资源和能力,这是资源和能力主导的战略适应理论类型;动态能力理论强调平衡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特点,使战略能够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该理论结合了上述两种战略适应理论的优点,可以归类为由企业内外环境主导的平衡战略适应理论(见图1)。因此,可以说战略管理问题的实质是适应问题,即企业的资源匹配或适应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和威胁(安德鲁斯,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