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河南省贫困县名单(河南省贫困县产业可持续竞争力提高的探讨)
贫困县地方政府往往缺乏长期有效的发展战略来引导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容易走急功近利之路。同时,出于对对成就的追求,他们往往选择单纯依靠资源的发展道路,这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偏离了市场运行的规律。随着资源短缺和生态恶化,贫困县工业发展日益受到制约。贫困县许多产业面临市场竞争力和生态承载力低下的困境,普遍缺乏竞争力。贫困县, 河南省,农民人均收入与全国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1.贫困县, 河南省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
(一)人均经济水平低
由于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起点较低,贫困县, 河南省的人均经济水平、经济结构水平和民生水平明显偏低,与全国相差甚远。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看,河南20个贫困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万元,远低于全国3.5万元的平均水平,而丘县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1359元。从农民人均收入来看,2011年全国农民生活纯收入为6977元,贫困县, 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为6102元,鲁山县最低仅为4350元,鲁山县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2%。贫困县, 河南省,农民人均收入与全国的差距正在不断拉大。
(二)三大产业存在问题,协同性差
从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来看,2011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额为471564亿元,其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12: 46.78: 43.1。可见,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略高于1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接近50%,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0%,发展迅速。2011年,河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总额为2693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13.04: 57.28: 29.68。在河南省,贫困县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4.96: 47.62: 27.4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近2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河南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接近50%,占据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增加值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贫困县, 河南省经济中第一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发展分散且处于较低水平,其比重一直低于对,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三)单一的产业结构
从产业内部结构来看,河南省民族贫困县传统产业比重较高,而新兴产业普遍规模小、产值低、发展慢、难以成比例。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总体上发展规模较大,但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为了生存的需要,在贫困县,农业和水产养殖是农业的主体,而粮食生产是农业的主体,而经济作物如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产值很低。2011年,农牧业增加值分别占第一产业的63.49%和26.99%,林业和渔业占不到10%,传统种植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值的一半。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而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缓慢。虽然贫困县, 河南省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高,但规模大、实力弱、效率低。它主要是一个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的资源型和原材料型产业。它的结构相对简单。大多数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
目前,贫困县, 河南省大部分行业采取低成本、低劳动力、高污染、高能耗的竞争战略。这种低成本的竞争战争虽然降低了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但产品的利润率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竞争中,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要素流动日益频繁,容易被模仿和替代,缺乏可持续性。此外,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贫困县,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只考虑自身的短期经济效益,难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培育区域产业,甚至不惜牺牲资源和环境。虽然这种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工业竞争力,但却加剧了环境恶化,是不可持续的。
二,贫困县, 河南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从产业发展的生态维持能力来看,由于贫困县大部分地区采用了粗放的耕作方式和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贫困县, 河南省的产业竞争力仍处于资源提升的最低水平。
(一)农业生产条件差,工业化程度低
贫困县, 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生产要素配置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不高。在河南省,的31个贫困县中,21个贫困县的农业机械总功率不到100万千瓦,而新县只有185400千瓦。贫困县农民拥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机械化和综合生产能力低导致农业现代化水平低,贫困县农业具有明显的弱势特征。除了农业资源、气候和农田基础设施的限制和约束外,贫困县还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加工和销售农产品的动力。农业生产和市场联系不紧密,贫困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资金短缺,产业发展的持续投资能力低
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由于融资渠道不畅,贫困县许多具有特色优势的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以实现产品的深加工和边缘深加工,附加值低,陷入有优势却不能做大做强的尴尬境地。尽管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扶贫,但政府的财政支持受到其调动资本资源和投资领域的限制。项目资金多倾向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对对工业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非常有限。此外,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滞后很难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本行信贷资金受限于安全、高效等经营原则,贫困县,对工业扶持薄弱。
(三)科技水平低,人才短缺
在贫困县, 河南省,普遍存在着教育落后、教学质量低下的现象。由于教育水平落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现代农业科技和设备难以普及,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和综合效益的提高。此外,由于贫困县,经济实力和环境条件差,现有人才流失严重,很难从外部引进人才。虽然有关部门在人才的使用、培养、引进和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整体上看,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仍然匮乏。科技创新人才瓶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贫困县工业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