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章正文

如何理解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及对策)

时间:2020-09-12 09:52:03 作者:黑曼巴 分类:范文大全 浏览:49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近年来,吉林省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势头强劲。据《2010年中国吉林省发展报告》统计,全省42个县(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000亿元,达到5200亿元,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24亿元;全省县级总预算和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92.1亿元;全省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50亿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7.77元,比2009年增长971.54元,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3.5个百分点,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创造了吉林省,

一、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近年来,吉林省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势头强劲。据《2010年中国吉林省发展报告》统计,全省42个县(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000亿元,达到5200亿元,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24亿元;全省县级总预算和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92.1亿元;全省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850亿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37.77元,比2009年增长971.54元,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3.5个百分点,首次突破6000元大关,创造了吉林省,连续10年增长、连续3年稳定在全国第10收入水平的历史最好水平。[1]从统计数据来看,吉林省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应该根据各县市的实际情况,尽快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从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理优势、空间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文环境来看,可以选择以下模式:

1.基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一般来说,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指依托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对,这些地区来说,如何利用资源,开发资源,形成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是此类县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事实上,吉林省很多县都处于这种资源链中。例如,目前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形式可以依托自然区位优势形成:中,的医药资源、江源,的长白山,煤炭加工业、松原,的水稻和玉米、汪清,的油页岩、安图,的蜂业、临江,的高山红景天等。这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县可以通过对对特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创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挥竞争优势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基于农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和国家商品粮基地,依靠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具有天然优势。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产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而是指市场化农业的发展程度。其主要特点是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根据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这种发展思路的县不仅包括许多国家商品粮基地,还包括吉林省许多发展特色农、林、牧、渔业等农副产品产业的县(市、区)。这些特色农业县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自身实际,从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出发,探索吉林省,农业经济全新的发展思路,形成粮食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关注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化经营,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3.基于旅游和商业的县域发展模式。这种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自然禀赋,尤其是旅游资源。因此,这类县首先要在旅游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利用县域自然资源、区域文化、民俗风情等差异化旅游资源要素,建立独特的地方经济和产业模式,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吉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和独特,包括山脉、峡谷、典型地质构造、喀斯特、岛屿等地貌资源,边境附近有许多县市,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东北独特的冰雪文化环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此类县可以依托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整合人文、民俗、体育、休闲、保健等资源,共同发展,打造一个新的、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格局,为赴游兴县、商贸强县旅游大做文章

基于循环经济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将经济活动构建成一个“资源-产品-可再生资源”的反馈过程。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实现途径,能够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是一种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一体化的“双赢”经济,是大多数县域经济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目前,这一模式在德惠市, 吉林省的采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中在推进吉林省县域经济进程中的亮点,也是吉林省县域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基于地缘经济圈的县发展模式。(市、区)分布在常、两个经济圈和主要县市的交通走廊中,是核心县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县因其继承的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承接,发挥着东西部交通枢纽和省际交通节点的重要作用。这种独特的区位优势构成了这些县市融入地缘经济圈的基本要素,从而在这些县内形成了独特的发展形式。例如,利用经济圈内核心城市的资源、人才和便利条件,发展与核心城市相关的配套产业,发展特色园艺农业、度假村和生态农场,或实施与核心城市的错发展。

6.边境县(市、区)经济发展模式。多年来,吉林省,中,俄、中和朝边境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历史、自然、周边环境等原因,吉林省边境地区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不富裕。一般来说,大多数边境县(市、区)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差,工业化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这样的县域中,可以强化文化立县,依托边境贸易独特的文化优势,发展具有边境县市优势的特色旅游、特色商贸、边境劳务输出等相关产业,形成具有独特边境贸易特色的县域发展模式。

二是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中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县域经济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从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体实力仍然较弱,总量较小,发展水平落后于对。不仅有人才短缺、投资不足等客观因素,还有中思想解放、体制机制不灵活等深层次原因。薄弱的经济基础制约了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使吉林省农业经济始终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综合实力弱决定了吉林省县域经济难以与大区域经济竞争,中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

县经济发展不平衡,优势和特色不突出。受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依然严重,发展差距不断扩大。据吉林省统计局统计,2010年,最高县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最低县,的14.4倍,最高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最低县的2.3倍。总体而言,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城关镇或少数乡镇,与对相比,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落后封闭状态。从优势明显的产业来看, 吉林省尚未形成规模,许多地区发展模式和形式相似,难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竞争力。

3.该县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较低。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吉林省县域工业水平低仍然是制约县域发展的根本症结,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基础力量薄弱。同时,也有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新服务业不仅数量少,而且没有体系和规模发展趋势。第一产业在中,工业发展中仍占有很大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依然明显。产业结构转型仍然滞后,升级缓慢;第二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县域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水平。

4.地方财力不足,内生增长能力弱。地方财政资源的缺乏一直困扰着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县级财政收入仅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2%,一般全额财政收入占全省的3.4%,仅相当于2007年全国县级财政收入的平均水平。然而,在许多地方,由于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他们总是处于入不敷出的困境。地方财政支持的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内需方面,现有县域居民消费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状态,这使得县域经济增长缺乏动力。

工人的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必要的人才和技能。多年来,中国居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际上一直是不平等的。(3)农村教育落后于对,农民整体素质较低。根据的实际情况,各类人才主要集中在和常等核心城市,由于地理和环境因素,该县难以吸引人才。人才的短缺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困难。此外,对在县内软硬环境的投资较弱,使得吸引相关资金和技术更加困难。人才因素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吉林省县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节选)

上一篇:知易行难的例子和名言(知易行难)

下一篇:手机照片倾斜校正(基于先验知识的车牌垂直倾斜校正方法)

猜你喜欢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AI 新用户?

免费使用内容重写服务

开始新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