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思考(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历史回眸与理论思考)
同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逐步形成。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在这一宏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许多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变革。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党的基本路线以法律的形式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并写入党章和国家宪法,最终实现了这一历史变革的法制化、制度化和权威性。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重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和基础。换句话说,如果不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就没有现代化进程,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新的局面。(2)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践证明,建国后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与当时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和需要不相适应,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明确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之后,我们党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和模式。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实践,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转变。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运行模式。它能更好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并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这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是我们党理论探索的重要结论之一,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历史性飞跃。”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成功实现,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模式的基本形成。如果我们不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改变传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没有出路。因为经济是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如果经济基础不好,社会主义建设就不会稳定。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的重中之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成功确立后,一系列其他相关改革问题,如政治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税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医疗和住房改革乃至中国基本经济制度问题,都将有相应的依据可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建立,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国民经济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正如党的十四大报告所指出的,“实践表明,市场发挥作用越大,经济活力越强,发展趋势越好。中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后来的经济改革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3)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传统发展观的局限性,中国国内的改革和发展主要是促进了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但没有实现经济整体素质和质量的显著提高以及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中国在取得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例如,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对。虽然早在1981年,我们党就提出了探索经济建设新途径的任务,并在1995年提出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然而,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压力问题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瓶颈和障碍。面对新的历史挑战,中国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党中央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趋势,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回答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重要问题,成为新时期指导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实现从传统发展观向科学发展观的转变,是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转变。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已经达到了成熟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