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的研究创造了索洛增长模型。索洛增长模型侧重于资本积累和储蓄决策之间的联系。索洛增长模型将长期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但未能解释技术进步的经济因素。数据显示,不同国家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当时,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工作致力于为长期增长提供解释。内生增长理论依赖于累积要素的规模报酬不变,并产生持续增长。然而,目前的经济证据表明,内生增长理论在解释增长率的国际差异方面并不十分有力。
首先对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总结,然后通过建立增长的统计模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19802003年)中国的统计数据,对这一时期对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的构成和比例进行了估计和分析。关键词:经济增长驱动因素实证分析1主要经济增长理论综述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增加、技术进步和经济组织体系的完善而导致的经济总产出规模和总量的扩大。经济增长是一个动态范畴,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变化方向和程度。历史上对对增长理论的研究有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末和整个60年代,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20世纪60年代,增长理论主要由齐(1928年)、(1956年)、(1956年)和(1956年)建立的新古典模型组成。第一阶段的研究创造了索洛增长模型。索洛增长模型侧重于资本积累和储蓄决策之间的联系。罗伯特索洛最显著的贡献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观察到的许多现象,而且它在数学上相对严格,因此它已经能够支配经济思想30年了。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对理论不满。索洛增长模型将长期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但未能解释技术进步的经济因素。关于对经济增长和储蓄率之间没有相关性的预测在经验上有所偏差。数据显示,不同国家的储蓄率和经济增长呈正相关。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增长理论家意识到了模型的这一缺陷,他们通常的补救办法是假设技术进步以一种无法解释的方式(外生方式)出现。这种方法可以使理论符合这样一个事实,即人均增长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正的,可能不会改变。解决了新古典理论的理论和经验问题,修正了原来假设的生产函数,在一定程度上允许33,354的自我维持内生增长,从而形成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雏形。当时,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工作致力于为长期增长提供解释。这种方法主要提供技术进步的理论,这是新古典模型忽略的关键因素之一。内生增长理论关注社会选择如何导致技术进步;同时,内生增长理论也考虑了新思想的出现和生产方式的创新,这对对解释长期增长非常重要。保罗罗默(1986,1987,1990)和罗伯特卢卡斯(1988)对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保罗的智力突破在于资本的私有财产报酬与社会报酬的部分分离。内生增长理论依赖于累积要素的规模报酬不变,并产生持续增长。微观经济学作为内生增长的理论基础,强调当制造商不能获得一定的投资时,时社会报酬和收益私有财产报酬之间的差异。然而,目前的经济证据表明,内生增长理论在解释增长率的国际差异方面并不十分有力。正是由于这一缺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生增长理论家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跨国经济分析,尤其是跨国技术扩散和产业集群。纵观这两个学派的优缺点,不难看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理论有各自的适应范围,并发挥着互补作用。因此,这两个理论模型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和中国(1980~2003)进行了实证分析。(1)模型、变量设置和数据描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如果用G表示经济增长率,用GL表示劳动增长率,用GK表示资本增长率,用表示技术进步率,G= AGL (1-a) GK,这是索洛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基本公式。它表明经济增长是由技术进步、资本增长和劳动力增长带来的。其中,劳动力增长带来的份额为百分之一,资本带来的份额为百分之一。通过索洛基本公式的间接推导,可以得到=g-AGL (1-a) GK。这使得很难估计过去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如下:y=a0emtl k (1),其中:A0-基准年的技术水平;m——技术进步系数,又称技术进步率;劳动产出弹性系数;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年产出(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L-劳动力投入;资本投资;假设a=1,也就是说,规模回报率是恒定的。取对(1)两边的对数:lnY=lnL lnK mt lnA0,对该公式两边进行微分,取DT=1,得到经济增长率的函数模型:=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