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业的规模。由于台湾1996年的就业增长率仅为0.25%,是195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失业率飙升至2.6%,台湾的失业状况在1997年至2001年期间继续恶化。失业率从1995年的1.8%逐年上升到2001年的4.6%(总失业率从1996年的3.8%上升到2001年的6.5%)。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1996年的242,000人增加到2001年的450,000人。涉案人口达到104.6万,创历史新高。2001年,台湾的失业率不仅比上一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且高于韩国,的3.7%、美国的4.
1、失业的规模。由于台湾1996年的就业增长率仅为0.25%,是195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失业率飙升至2.6%,台湾的失业状况在1997年至2001年期间继续恶化。失业率从1995年的1.8%逐年上升到2001年的4.6%(总失业率从1996年的3.8%上升到2001年的6.5%)。失业人数不断增加,从1996年的242,000人增加到2001年的450,000人。涉案人口达到104.6万,创历史新高。2001年,台湾的失业率不仅比上一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而且高于韩国,的3.7%、美国的4.8%和日本,的5.0%,这表明台湾的失业情况相当严重。面对近年对,失业率上升的挑战,台湾当局相继推出振兴经济、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计划。然而,由于该岛整体经济未能改善,台湾严重的失业状况继续恶化。据“行政院会计处”统计,2002年上半年失业率继续攀升至5%以上,7月份失业率达到5.23%,预计8月份将再创新高。更严重的是,根据1111人力银行在岛上进行的调查,今年毕业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31%找到了工作,也就是说,69%的应届毕业生失业。2.台湾当前失业状况的特点在失业者中,非自愿失业占大多数。在失业人口中,非自愿失业人数从1996年的93,000人增加到2001年的258,000人,这一比例从1996年的36.0%大幅增加到57.3%,增加了21.3个百分点。失业期延长,长期失业人数增加。失业人员的平均周数从1996年的20.5周增加到2001年的26.1周,低学历工人的平均失业期从19.7周急剧增加到28.2周。从1996年到2001年,长期失业人数从59,000人增加到152,000人,总失业人口的比例从24.4%增加到33.8%,其中低技能和低学历工人的比例增长最快。(参阅表1)表1 台湾失业情况变化单位:%附图说明:1。失业率为(想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失业非劳动力)/(想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劳动力非劳动力)x100。2.非自愿失业人员包括那些已经关闭其场所或承包其业务并结束其临时工作的人。3.长期失业是指失业超过27周的失业人员。4.转换率=换工作者/(离开换工作者的失业者)x100。资料来源:1 .行政院会计处出版了《中华, 台湾,共和国人力资源调查与统计年报2001》。2.2001年,“行政院会计处”发表了一份关于中华,共和国台湾地区人力利用的调查报告。3.报价卷《自由中国之工业》 92,第2期。失业结构呈现五种趋势。(1)性别结构:在台湾,的失业队伍中,男性工人的失业率远远高于女性工人。男性工人的失业率从1996年的2.7%上升到2001年的5.2%,对占总失业率的比例从1996年的1.05%上升到2001年的1.13%。同期,女性工人的失业率从2.4%上升到3.7%,对与总失业率的比率从0.93下降到0.81。(2)年龄结构。从年龄来看,台湾的中青年失业问题最为严重,并有上升趋势。年轻工人的失业率从1996年的6.9%上升到2001年的10.4%。(3)职业结构。就失业者而言,工业部门的失业率急剧上升,低技能蓝领工人严重失业。在所有失业人口中,低技能蓝领工人的失业率在1996-2001年期间从2.55%上升到5.81%,失业人口在非首次求职者中的比例也有所上升
来源:与表1相同。在工业部门,离开制造业工作的失业人数最多,首次不找工作的失业人数比例从1996年的2.5%上升到2001年的30.2%。建筑业的失业率最高,从1996年的3.95%猛增至9.58%。(参阅表3)表3 1996年至2001年部门失业率变化单位%附图说明:部门失业率=以前行业的失业人数/(以前行业的失业人数本行业的就业人数)x100。来源:与表1相同。(4)教育结构。目前,台湾低学历工人的失业率正在扩大,失业率高于总失业率,失业率与对的比率明显上升。1999-2001年期间,低教育背景的失业率从2.0%上升到4.7%,占总失业率的比例从0.77%上升到1.03%。(5)区域结构。台湾工业发展存在地区不平衡,大部分较现代的传统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集中在中部和北部,这不仅导致了南北就业差距的扩大,而且每当经济繁荣出现波动或产业结构调整时,南部和东部的失业问题也远比其他地区严重。例如,2001年,东部和南部的平均失业率分别达到4.78%和4.76%,高于4.57%的总失业率。第二,台湾近期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分析目前台湾劳动力市场失衡的原因是复杂的错,既有有岛的内部因素也有有岛;的外部因素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然而,从整体经济的角度来看,它可以大致分为三类:1。繁荣时期的周期性失业;2.结构调整因素,即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人类结构转型的滞后,或因厂商在岛外投资造成的结构性失业;3.制度刚性,即劳动力市场调节机制的失灵或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畅(或未被对导致摩擦性失业。台湾经济在进入,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繁荣周期当然是失业率上升的短期因素,但结构转型困难、法律制度过时等因素应该是失业率急剧上升的长期因素。过去六年,台湾失业率上升主要是自然失业率(包括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根据2001年台湾4.57%的失业率中台湾,的贝韦奇曲线,周期性失业率占1.93个百分点(42.3%),自然失业率占2.64个百分点(57.7%),与一般工业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失业模式相似具体分析如下:1 .繁荣的波动因素。失业对对的影响非常显著。一般来说,严重的经济衰退将迫使企业收紧劳动力需求,非自愿失业人员占总失业人员的比例将相应增加。从1996年到2001年,首次不找工作的失业人数从186,000人增加到375,000人,占失业总人数的76.9%至83.3%。在调查失业原因时,在第一次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者中,“工作场所关闭或企业收缩。”从68,000人增加到206,000人,五年内增加了一倍,在失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从1996年的28.1%大幅增加到2001年的45.8%,这已成为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此外,“临时或季节性工作结束”的失业人口比例从7.9%上升到11.6%,这表明经济变化对对(参阅表)的失业有非常重大的影响。2.结构因素。就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关系
莉莲指数用不同行业就业增长率的加权标准差来衡量就业结构的变化程度,指数用不同行业就业人数与所有行业就业人数之比的对绝对值相加,取其值的一半来衡量就业结构的变化程度。台湾就业结构的转变速度如下。附图来源:同表1。从上表可以看出,莉莲的指数和指数的差异从1981-1987年的0.97和3.56增加到1988-2001年的2.84和12.90,后者分别是前者的2.93和3.62倍,反映了后者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化。以1996年台湾失业率上升的关键年份为界,我们可以发现1996-2001年的就业结构转变速度比1998-1995年要慢,这说明过去6年台湾就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对,这是台湾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劳动力市场的调整机制已经失败。根据IMD公布的《2001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在被评估的49个国家和地区中,台湾劳动法弹性指数为4.7595,居世界第22位。它低于香港8.4286(世界第一)和新加坡8.1493(世界第二),仅高于韩国4.0845(世界第32)。自1984年《劳动标准法》在台湾实施以来,工资决定的制度性权力突然增加,这明显削弱了台湾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台湾《劳动基准法》的刚性主要表现在:(1)基本工资偏高,降低了制造商的竞争力;(2)不同工作时间的限制过于严格,削弱了企业的适应性;(3)养老金监管阻碍了人力流动,不利于中老年人就业。自2001年1月以来,台湾工人的法定工作时间从每周48小时减少到每周84小时,这引起了严重的劳资纠纷。日本工人的法定工作时间从48小时减少到44小时需要10年。另一方面,在台湾,工作时间大大缩短,只有半年的缓冲期,这严重影响了大多数制造商。因此,随着劳动力成本的突然增加,制造商将加快结构调整,提前关闭工厂,关闭企业,减少生产或迁出,失业情况将不可避免地恶化。劳动力市场的刚性调节机制也是当前失业形势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之,造成台湾,和错严重失业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因此不能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而必须全面、完整、系统、全面地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