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经济学从产品同质性假设出发,将企业竞争归结为简单的成本价格竞争,认为较低的产品价格是决定企业市场份额进而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产业组织理论放宽了产品同质性假设,引入了产品差异化因素,将产品质量、品牌、规模、技术创新、售后服务和企业战略行为等非价格因素视为形成不同市场结构进而决定相应市场绩效的因素。然而,内部组织结构及其效率被完全忽视。
1.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范式及其缺陷一个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其相对于其他国家同类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市场份额、利润率和技术进步率。新古典经济学从产品同质性假设出发,将企业竞争归结为简单的成本价格竞争,认为较低的产品价格是决定企业市场份额进而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由此可以推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利于提高竞争力的市场结构,而垄断市场不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产业组织理论放宽了产品同质性假设,引入了产品差异化因素,将产品质量、品牌、规模、技术创新、售后服务和企业战略行为等非价格因素视为形成不同市场结构进而决定相应市场绩效的因素。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绩效一般通过市场份额、利润率等指标来反映,这些指标只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力的指标。因此,我们可以将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联系起来。由于产业组织理论在理论基础和分析范式上仍与新古典经济学相一致,结论是竞争性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的,而包括寡头垄断在内的垄断性市场结构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这里,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逻辑和范式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只关注外部市场的竞争效率,而忽视内部组织的效率,就像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逻辑一样,仍然将企业视为没有内部结构的“黑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行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包括市场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然而,内部组织结构及其效率被完全忽视。然而,当今主导各国经济生活、对对一国产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型企业,一般都具有复杂的内部组织结构,大多是市场交易内部化、内部运作市场化的复杂企业,如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组织、外包企业、跨国公司和战略联盟以及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虚拟企业。这些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庞大,内部组织结构复杂,管理效率和交易成本节约效率明显,对对产业的竞争力有着重大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很难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中得到认可。2.只注重静态竞争效率,忽视动态竞争效率。(德姆塞茨,1991):“新古典经济学的竞争概念忽视了竞争活动的动态性和竞争过程的重要性,而对对竞争活动的动机只作了肤浅的讨论”这种对对竞争的静态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经济学中已知的技术和消费者需求的假设有关。在静态市场中,价格(产量)成为企业决策的主要选择变量。基于这一认识,产业组织理论进一步简单地确立了竞争和垄断,在肯定完全竞争效率的同时,将垄断等同于低效率。事实上,这种理解是“基于静态分析的”。从长远来看,适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可能更有利于对的竞争和技术进步。一些美国经济学家一直强调,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反托拉斯法中的效率概念”(汤敏and 茅于轼, 1999)。熊彼特也看重com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本身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同时也包含着超越纯粹价格竞争的更高层次的竞争,尤其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外市场开发能力方面。这种动态竞争效率是这种市场结构有利于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3.只强调竞争效率而忽视垄断和合作效率的产业组织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和效率等同起来,而垄断则是低效率的代名词。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竞争都是有效的。典型的竞争形式,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会降低经济效率。近年来,中国一些市场的价格战也是一种过度竞争的形式。虽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但也造成了行业利润率的下降,甚至整个行业的亏损,从而导致行业竞争力的下降。因此,一味强调竞争的效率是片面的,竞争的强度并不意味着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至于产业组织理论所倡导的完全竞争,由于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不利于企业有效的技术创新,因此很难称之为最有效的竞争。至于垄断,称之为低效率是武断的。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一般来说,垄断无效率是指垄断市场行为,反垄断法主要应限制这种垄断市场行为。至于垄断结构,笼统地称之为低效率是不现实的。垄断市场结构不一定导致垄断市场行为,因此垄断市场结构不一定是低效的。至于寡头,的垄断市场结构,它往往与效率效应有关,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如果我们普遍反对对垄断,忽视垄断市场结构的效率,人为地限制企业规模,就不利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现,不利于重大技术创新的实现,从而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从历史上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长期引领世界经济的英国工业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