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的五种方式(“四能复合型”职业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从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近年来的就业现状来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逐渐下降,企业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这对对地方高校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职业技能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不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职责。地方高校应该与时俱进。打破教育功能的条块分割,探索适合大学生培养教育的有效途径,具有迫切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2008年以来,佳木斯大学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组根据国家颁布的一系列专业标准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精神,通过实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逐步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校企合作。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大学生学历教育,即“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双证制,以专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逐步建立涵盖公共营养师、电子商务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园丁、会计师、资产评估师、营销人员、人力资源经理、秘书、物流工程师、心理咨询师等丰富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鼓励扶持大学生创业。为培养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了一条有价值的人才培养途径,即“四能复合”职业技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四种能力”是指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四能复合”模式是指在本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培养和提高四种能力组织教学实践和考核。
1职业技能
我们将其定义为某一职业(工作类型/岗位)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能力。这种技能和能力的评估是以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基础的,也是学生成功就业的先决条件。佳木斯大学多次组织相关院校修订各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中给予足够的学时,利用现有的实践实验平台和校企共建基地,提供真实的工作经验。只有教学单位通过考试,学生才能申请相同或相似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如果他们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将被给予相应的学分,并列入学生的学习档案。
截至2013年8月,参加教育改革的11所高校的7万多名学生中,有6.8万人获得了近30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三级),职业技能通过率达到97%。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个体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动嘴、手、眼、耳、脑,做、练、体验、展示,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参与、合作。具体的教学形式包括讲座、论坛、辩论、技能竞赛、观摩课等。教学计划既有正常的教学安排,也有不正常的安排。
3创新能力
对于创新能力,国内外研究者有不同的理解。查看研究报告
就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在选择职业、寻找工作和稳定工作时所需要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想顺利找到工作并在工作中取得成就,他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1)一般就业能力是指:1)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值观和习惯;2)一些与工作相关的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与周围人的关系和工作环境的能力,如如何工作和如何与他人相处;3)自我管理能力,如决策能力,对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对使用现实资源的能力,以及一些关于自我的知识,以及理解对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中具体应用之间关系的能力。
(2)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一职业所需要的特殊技能和环境所需要的一些特殊技能,如会计必须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护士需要一些特殊的护理技能,艺术家必须有色彩感、专注力、线条感和形象感。
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在职业活动中非常重要。要想成功地从事某项职业,往往需要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的有机结合。如果一个人只有一般的就业能力,而没有特殊的就业能力,就很难胜任某个职业。一个不精通医疗技术的医生如何治疗病人?同样,具有特殊就业能力但没有一般就业能力的人很难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一个缺乏团结合作精神、全心全意为人力资源服务、敬业精神和责任感的人,无论他的专业技能有多熟练,最终都会成为职业失败者。
佳木斯大学围绕“四能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教学。
4.1在“四能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树立创新教育理念
教师、学生、院校和后勤部门要从学校长远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牢固树立培养“四能复合”人才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即“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宣讲、论坛、科研、讨论、辩论等形式,将教学改革的信息和内涵传递给师生,逐步形成更加完善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和政策,理念和认知逐步统一,为"四能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各项实践活动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篇:年少的我们电影(年少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