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师国培平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而且,工作量大,信息量大,高校之间反复调查分析。此外,大部分活动信息如专业研究、专业建设、专业管理和实施等。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系,并推动其实施。毫无疑问,市场化和校企合作是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管理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以下两点:
(一)专业建设存在缺陷
专业过细、覆盖面窄,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产业结构的综合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制约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缺乏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分析,忽视自身条件和未来社会的需求,新专业竞相开设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为了争夺生源,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频繁的专业调整不仅使培养的学生质量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对传统的老专业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对地区、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影响了学校的招生和声誉。
此外,专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学术化倾向;高职专业向上延伸与对问题的矛盾突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体系尚未启动,高校内部专业建设体系尚未根本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建设评估机制尚未建立。
(二)管理工具的低效率
基于校园资源调整和更新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高职院校虽然重视市场变化和人才需求,但缺乏有效的信息渠道和高效的管理平台,导致单个院校对多个相关行业或企业的调查分析存在很大局限性。而且,工作量大,信息量大,高校之间反复调查分析。
此外,大部分活动信息如专业研究、专业建设、专业管理和实施等。分散存放在各种互不兼容、自成一体的计算机系统中,或者锁在文件柜和抽屉中,甚至没有形成字符,或者书写材料不完整,从而形成“信息孤岛”。
通过对现有专业建设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仅仅依靠原有的手工管理或简单的单机管理并不能有效地提取重要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高校决策者只能依靠报告、数据和口头报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不能进行实时分析、查询和判断,难以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解决策略
研究和实践表明,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专业设置的规范化;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专业的动态设置。专业建设的定位是与社会需求相联系,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吻合,与学校定位相匹配,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专业建设的手段是数字化、共享化、多信息、宽平台;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对对自身条件的了解和对对外部信息的分析。
解决现存问题的策略包括:沟通渠道、搭建平台、完善机制、配置硬件和确保资金。
(1)发挥政府的作用
(1)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和学校的联动机制。政府主导,行业(部门)合作,高校为主体,企业合作。(2)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体系,并推动其实施。(3)依托政府力量,引导和平衡专业设置,整合专业教师和实训资源,开展学校与科技企业的错竞争
专业建设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专业管理、专业发展、专业规划等。除了学校的条件、潜力和发展趋势外,其他项目应根据外部变化进行调整,这决定了专业建设和管理的方向、策略和手段。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突破了传统企业培训和传统学校教育的“围城”,呈现出明显的跨境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跨越了企业和学校的界限,应注重企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企业发展理念与现代教育的融合;第二,职业教育跨越了工作和学习的界限,要把握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实现“做中学”和“做中学”学习方式的整合;第三,职业教育超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界限,不仅要遵循职业成长和技能形成的规律,还要遵循教育认知和知识学习的规律,还要遵循职业发展规律与教育发展规律的融合。
毫无疑问,市场化和校企合作是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管理的必然要求。
(3)建设信息平台
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是提高专业建设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
对对各类静态教学文件信息和社会人才需求信息进行科学梳理,使之成为动态的、规范化的专业管理信息。通过网络对对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传输,为学校和社会的师生服务,准确、及时、方便地满足对专业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实现专业建设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最大限度地延长专业建设信息的服务寿命。
建立和完善开放式专业建设机制。我们不仅要注意职业和行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重点收集人才供求、行业政策,教育政策,职业变化、同行实践、课题研究、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专业标准等信息。收集方法包括:固定渠道与多种方法相结合,专业人员与相关人员相结合,官方信息与研究信息相结合。
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提升错,高职院校的竞争力,而校企开放平台的建立可以加强特色专业和品牌院校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的效率。
第三,研究和应用
相对完整的专业建设管理体系,以专业建设管理为核心,涵盖外部社会信息收集、毕业生跟踪调查、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校内实践条件、校外实训基地等管理体系,并可与学生管理、成绩管理等相关联。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专业论证、审核、申报、审批、建设、开发和优质产品全过程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信息共享。
构建专业建设数字化平台,可以规范和完善专业建设管理,提高专业建设管理水平。利用该管理系统,可以分析外部环境信息,结合学校软硬件条件,动态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建议以校企共建的形式设计开发管理系统,突出平台共建、学院特色
(4)可扩展性,便于扩展或进一步升级,便于对与其他系统的连接。
专业建设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及时将专业标准、技能水平、社会和技术发展变化引入教材并融入课堂,从而达到理解现代职业教育、解决发展问题、回应社会关注、服务国家战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