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案例3篇(应公共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研究)
社会学家预测,在未来几年,至少到2020年,群体性事件将在中国频繁发生。高校是社会公共组织,与社会联系紧密,成为各类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地区。因此,强化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提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方案,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一个严峻问题和重要战略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社会蓝皮书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的数量从10000起增加到60000起,参与者的数量从大约73万增加到大约307万。最近,仅在2008年年中,就发生了许多规模大、影响广的群体性事件,如“628事件”、“孟连县胶农业冲突事件”、“陇南上访事件”。社会学家预测,在未来几年,至少到2020年,群体性事件将在中国频繁发生。高校是社会公共组织,与社会联系紧密,成为各类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经历了一系列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如西安大学生游行抗议日本学生羞辱中国、郑州升达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群体性骚乱、部分高校群体性哀悼和暴力斗殴等。这些群体性事件不仅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也对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强化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提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方案,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必须正视的一个严峻问题和重要战略问题。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特定环境下,高校师生自发或有意识地聚集在一起,发泄一些不合理的情绪,表达自己的要求和主张,以引起学校和社会关注的集体行为。(一)高校群体突发事件的特点
1.突发事件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在年龄和心理上敏感、脆弱、容易冲动,在受到鼓励和刺激后容易过度行为。例如,学校因停电、停水、断网而发生的诘问、砸碎门窗、甚至与学校管理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的事件,以及个别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引起的村民之间的群殴和恶性报复。
2个人从众大学生人口密集,学生交往密切,这使得高校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员变得更加容易。如今,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各种流言和过激情绪以极快的速度在校园内传播和蔓延,这使得高校管理者的应急响应速度和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公众高度关注的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包括各级政府、新闻媒体和无数学生家庭在内的社会各界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对,许多由大学生组织发起,然后由大量社会工作者参与的群体行为,将事件推到了转化的公众事件上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和现代通信工具的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影响最大,范已经将它们扩展到了整个城市。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短信、电子邮件、论坛、QQ和MSN发布一系列演讲和信息,并开展系列相关活动。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群体性事件的新闻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二)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根据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规模、表现形式和起点,可以将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一般事件(四级)、重大事件(三级)、重大事件(二级)和特别重大事件(一级),如下表所示:
第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构建,通过构建一套符合高校实际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运行有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并按照法规,范,对,对应采取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和妥善处理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 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校园稳定发展。
(一)规划设计思路1设计依据
制定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制定计划的法定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 《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2工作原理
首先,预防和损害最小化的原则。坚持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相结合,防患于未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第二,第一时间反应原则。要求尽快启动应急预案程序,相应的工作组人员要尽快赶赴现场,第一现场的干部群众要如何应对对,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如何控制局面,进行救援。第三,先进技术手段的原则。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采用先进技术和设施进行监测、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提高对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科技水平和指挥能力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所有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一名副校长为办公室主任。其成员包括学校办公室、保卫部、学生处、宣传部、团委、后勤管理处、人事部和网络中心的负责人,以及各部门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如图。工作职责是负责全校的安全稳定,组织领导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统一决策,组织指导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应对行动。(2)预警管理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建立全面系统的预警网络体系,实施稳定的实时预警监测,实现预警处理方法的分类和程序化。1个预警系统
预警网络系统由预警小组和预警人员组成;预警小组组长是各年级和班级的辅导员;预警人员由辅导员选拔的政治立场坚定、思想品德良好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负责收集并及时向群体性事件预防机构传递可能导致高校师生群体性事件的信息和情报,监督互联网等重大舆情动向,及时反映师生思想动态,为预防机构决策提供基础信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