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的基本结构包括四个部分(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结构探析及问卷编制)
然而,就实际操作而言,由于组织、领导、个人等各种障碍。桑格认为,知识分享行为不仅是一方愿意将知识传递给对,而且愿意帮助对理解知识的内涵并从中学习,使转化能够借鉴他人的知识,发展新的个人行动能力。胡夫里德认为知识分享是个体交换知识并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就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殊性而言,教师之间的分享本质应该是一个交流和学习的过程。
随着知识经济体系的扩展,知识管理edge管理)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知识管理的最大问题在于知识分享,它也是组织衡量知识管理或组织学习绩效的最重要因素。学校知识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教师个人经验和知识的相互分享,促进学校知识的融合和扩展。今天,合作、对方言和反思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话语,教师间的知识分享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然而,就实际操作而言,由于组织、领导、个人等各种障碍。教师往往“持有”自己的知识以维持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和权力,或者只与自己所谓的“自己人”分享自己的知识。分享教师对分享和分享的知识质量不满意,这是教育创新和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令人担忧的现象。目前,国内外在对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介绍和介绍阶段,没有对对教师个体分享行为的实证研究。面对对学校管理理论和对测量实践的需要,探索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结构,编制教师知识分享行为问卷,对今后对的类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知识分享行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没有一致的定义。桑格认为,知识分享行为不仅是一方愿意将知识传递给对,而且愿意帮助对理解知识的内涵并从中学习,使转化能够借鉴他人的知识,发展新的个人行动能力。亨德里克从“交流”的角度描述了知识分享行为的过程,指出知识分享是知识所有者和知识接受者通过交流分享事实、观点和态度的过程。胡夫里德认为知识分享是个体交换知识(显性和隐性)并共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就教师工作的性质和特殊性而言,教师之间的分享本质应该是一个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根据桑格学习观中的知识分享和对,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本文定义如下:在学校情境中,传递知识的教师直接或通过知识传播媒介与知识接受者进行交流、沟通和协商,将自己的知识(隐性和显性知识)传递给其他教师、团队或组织,从而促进教师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培养教师有效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研究方法1。问卷准备
(1)方法一:面试。受访者被赋予了知识分享行为的概念内涵。在被采访者理解之后,他们被要求举出知识分享的例子,并陈述他们学校中知识分享的情况。通过对广州和佛山,对, 4所中学12名教师的访谈,发现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的分享教学经验和技能、参与集体备课、参与研讨会以及在校园网站上的互动。这些方面也符合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过程的定义。(2)路线2:开放式问卷。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编制了教师知识分享开放式问卷。调查对象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班的65名学生。要求参与者根据问题尽可能多地列出相关内容(至少3项),并进行排序
(3)路线3:文献收集。我查阅了胡夫和里德编的《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量表》,博克和金编的《知识分享量表》,以及台湾学者黎士群对的企业组织中知识分享行为的10个三维分部。石启宏《国民小学知识分享》问卷有24个条目,杨玉浩和龙君伟有20个条目,共5个维度[8]。基于教师访谈数据、开放式问卷数据和国外相关文献,初步建立了教师知识分享行为的构成水平,编制了教师知识分享初始问卷,共36项,其中访谈和开放式问卷共收集20项,从国内外问卷中选取14项。
2.测试前问卷(1)测试前对象。随机抽取广州和佛山6所中学的3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了225份问卷,有效问卷183份。其中,男性74人,女性109人,107人不到5年教学经验,50人有6-10年教学经验,12人有11-20年教学经验,14人有20年以上教学经验。初级职称71人,中级职称87人,高级职称25人。
(2)测试前分析。第一步,用P值法删除两个CR值低且无意义的项目。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最大旋转法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删除7个小于0.50的项和4个大于0.40的项。最终的分享教师知识问卷保留了19个项目。第三步,对对这19个项目再次进行因子分析,最终选出4个有效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达到69.517%。最终获得19个有效项目,形成教师知识和分享行为的正式问卷。3.正式问卷测试
(1)测量对大象。对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向的调查。共发放问卷632份,回收问卷573份,有效问卷546份。男性214人,女性332人。分别有282人、153人、78人和33人的教学经验不足5年、6-10年、11-20年和20年以上。(2)统计处理。收集问卷后,对废纸进行检查,并输入到SPSS11.5中进行统计分析。将有效样本随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n=273),另一部分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n=273)。差异检验表明,两者在性别等个人背景变量的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旋转法为斜交法。验证性因素分析由Lisrel8.70完成。
第三,结果与分析1。探索性因素分析
通过对对, 273个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决定提取4个因子,方差的累积解释率为68.075%。项目的最大负载为0.851,最小负载为0.509。因子1的特征值为4.576,贡献率为24.083%。因素1的内容包括鼓励他人学习、提供尝试的机会、减少学习障碍、激发他人的学习动机等。有6个项目被命名为“促进学习机会”。因子2的特征值为3.129,贡献率为16.469%。内容包括主动分享教学的知识,回答同事的问题,以文字或肢体的形式向同事传递教学知识。有6个项目名为“教学知识”。因子3的特征值为2.896,贡献率为15.244%。内容包括积极参与教师集体活动,为集体进步提出建议,如参与集体备课和讨论,积极思考和提问,唤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有四个项目命名为“参与专业互动”。因子4的特征值为2.351,贡献率为12.763%,包括现代科技信息的利用、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的交流以及教师对教学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