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是指什么(专业与经济转型的适应性)
201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率先探索承接转移、转变模式、协调区域发展。同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号文件,明确了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在安徽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15300.7亿元,第三产业比重为13.254.332.5,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8%。其中,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976亿元。不仅传统服
从表4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二产业提供的专业数量明显落后于其比例,这是通过对提供的专业数量与其比例的比率来衡量的。如果比例接近1,这意味着提供的专业数量是合理的;如果比率大于1,则意味着提供的专业数量太大;如果比例小于1,则表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相应比例小于1,表明第三产业提供的专业数量太大。二.专业设置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匹配度根据安徽省《八大支柱产业规划》,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优质金属材料产业、水泥及非金属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安徽省的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语音产业、高档数控设备产业、新型工程机械产业、生物产业、公共安全、环保、新材料和高性能金属材料。相关专业包括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业、优质金属材料工业、水泥及非金属优质材料、电子信息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能源及煤化工和生物技术工业。从表5可以看出,八所国家示范和骨干建设院校开设的专业基本覆盖了全省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但匹配度不高。只有一两所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煤化工等院校开设了一两个相关专业,而与优质金属材料相关的专业却是空白。三.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适应性专业必须根据社会产业的需要进行设置。一旦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如专业要求发生变化或出现新的职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动态适应。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社会需求,特别是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从表6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2年,安徽省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而第三产业近年来呈下降趋势,2012年略有上升。2010年至2012年,安徽省8所国家示范性和骨干建设院校的专业调整力度有所不同。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调整了20个专业,数量最多的只有2个;学校调整大多集中在二、三产业,与2010-2012年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一致。综上所述,安徽省8所国家示范和骨干建设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脱节,专业设置与安徽省对,产业发展不衔接。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不能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及时进行改造和调整,也没有主动适应安徽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一些专业趋于同质化,财经、电子信息、旅游等专业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热点。然而,令人欣慰的是,近三年来的大调整与安徽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大致相同,许多高校都在新兴产业的基础上开设了新的专业。四.相关建议(1)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引导作用,提高高职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的一致性,必须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
例如,安徽省教育厅应每年发布一份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并在尚未发布的目录中公布专业情况、需要严格控制的专业情况、鼓励发展的专业情况等。从而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作用。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办学与市场的相关性。高职院校应认真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好专业设置与整体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分析专业设置与区域支柱产业的相关性,这是专业设置的前提。建立一套完整的专业设置程序,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建立专业评估体系和预警机制。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和骨干建设院校都设有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应有效发挥作用,及时为高职院校提供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信息,分析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现有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论证课程的岗位适应性和人才培养方案是否满足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有效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一致性。(3)加快特色专业发展,提高专业集中度。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应体现办学传统、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和支柱产业现状,结合办学优势,改造和提升传统专业,做大做强,形成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根据新兴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应前瞻性地开设一些新的专业,为区域工业经济的未来发展储备人才。专业集中度是指同一专业在不同学校的分布情况。同一专业设置的学校越多,专业设置越分散,即专业重复程度越高,专业集中度越低;相反,专业集中度越高,学校的特色专业越明显。专业设置的集中程度可以通过同一专业的分布点与该专业的招生比例之比来判断,也可以通过各专业的平均招生人数来表示。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安徽省8所国家示范和骨干建设院校的金融、旅游、制造业、医药卫生等专业类别的计划招生比例超过了专业分布点的比例,表明专业集中度低,专业重复率高。许多高职院校开设同一专业会导致恶性竞争,导致招生规模小,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发挥最大效益,不利于特色优势专业的形成,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专业建设应从数量增长转向专业内涵发展,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专业,使各专业尽可能集中在少数高职院校,形成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结构。本文是安徽省教学科研项目《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阈下的安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2012jyxm75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