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5大原则是指(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五化”原则)
[论文摘要]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围绕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遵循“学习目标能力化、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情境职场化、学习资源立体化、学习评价过程化”的“五化”原则,突出岗位工作过程化、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项目驱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和“教与学融合”的特征[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五化”原则1。导论课是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课程,是对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规定。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
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注重学会学习和工作,从而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如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注重学会共处和做人,从而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沟通、组织、协调和合作。学习目标设计应特别注意目标的可测量性。学习目标应该明确、清晰、具体、可衡量和可显示。他们不应该停留在了解、理解和熟悉知识的层面上,而应该注重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例如,物流管理专业“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运用生产系统中设施布局的原则和方法,合理安排生产系统的地理位置;能够使用定量工具编制各种生产计划,合理调整产能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够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的现场管理方法,有效控制生产系统正常运行中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能够运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分析对体系的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和完善生产体系。用“能做什么”的方式直接描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具有明确的可测量性和可显示性,对也非常有利于课程教学的实施和评价。(2)学习任务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是学习目标的载体。因此,学习任务的设计是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学习任务的设计包括: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之间的支持和支持,学习任务之间的逻辑结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的有机结合,学习任务和学习者之间的调整和适应。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设计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分析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入手,根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的工作过程(完成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的完整工作过程)选择课程内容,以此为参照系,以行动系统所蕴含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和建构为重点,对对,的知识内容进行排序,构建课程内容结构。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任务设计选择适合教学的工作项目为载体,根据工作过程和任务重新整合专业教学的知识点,突出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教与做结合的特点,即基于项目的学习任务。工作项目可以是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服务的提供或故障排除,例如,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公司填写货物申报单,软件技术专业为客户编写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导游管理专业接待一个大学生旅游团。以系统分析对邮政工作流程得到的工作项目为单位,组织教学内容,将专业活动中的各种要素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有针对性的环境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行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经验的建构,促进实践技能的提高,帮助学生实现从经验层面到策略层面的能力发展。工作项目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全面性和完整性。真实性是指项目的选择是基于专业实践或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项目的结果具有实际使用价值,是一个可用的产品或可实施的行动计划。典型性是指项目的选择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突出特点,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教学规律。全面性意味着公共关系的选择
诚信意味着项目的选择是基于解决岗位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完整问题,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学生可以体验和体验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包括咨询、规划、决策、实施、监测和评估,获得完整的专业经验,培养和锻炼在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3)学习情境工作场所学习情境是服务于学习的微环境,是激发和支持学习的场所。学习情境作为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物理的和现实的(如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也是心理的和人为的(如情感环境和认知环境)。从空间布局来看,传统的教室布局(包括实验室和实训室)大多是为了教学而设置的,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帮助对老师控制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而较少考虑对工作后场景的模拟和工作后过程的再现。 学生不能有效地感知对未来职业在外部环境中的作用,也不能在心理环境中建立他们所学与他们在未来工作中所用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强调“服务型、就业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中,职业教育课程学习情境的改革也非常重要。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必须围绕学习目标和任务,努力营造一个与真实职业场景直接相关的学习环境,即学习情境是工作场所。例如,为会计专业的“会计实务操作”课程创建一个模拟金融大厅的学习场景,为连锁管理专业的“商品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课程创建一个模拟超市连锁采购部门和物流中心的学习场景,为软件技术专业的“J2ME编程”课程创建一个模拟软件公司R&D部门的学习场景。在模拟的工作场所学习情境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充分唤醒,简单的学习行为被工作行为所取代,经验和策略的获得具有更清晰的方向性,“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锻炼”,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工作过程中动态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