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专业的论文(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本文是关于如何撰写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本科论文,以及如何撰写与人才培养和计算机科学与实践相关的示范性论文。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计算机工程人才,增强计算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设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构建以“专业微课程群”为补充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创新保障机制,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工程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计算机专业;合作创新;质量保证
中间图分类号:G640文件标识码:A条编号:1002-4107(2018)11-0087-02
一、计算机专业呼唤工程教育认证
计算机专业是我国高校学生人数最多的工程专业之一。信息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需求很大,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计算机工程专业人员更受欢迎,工资也更高。相关文件显示,大学生毕业后六个月内从事的前20个高薪工作中,有10个与电脑有关[1]。然而,许多数据表明,大量的计算机毕业生不能满足行业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2]。为什么符合学校毕业要求的学生不能满足雇主的要求?根本原因是学生的毕业标准是由实施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大学和行政机构进行的内部教育质量评估。因此,应引入地区或国家计算机专业教育质量标准,计算机专业教育质量应得到外部专家的认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对高校工程专业进行“第三方”质量评估的活动。中国于2006年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加入了最具影响力的大学工程学位互认国际协议《华盛顿协议》[协议3。目前,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改革和试点工作。计算机专业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它对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工程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水平,促进计算机工程教育的国际认可具有重要作用。如何抓住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遇,全面深入改革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计算机高素质工程人才,增强计算机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审查
计算机专业是我国高校广泛开设的专业之一。国内高校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改革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下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重要环节的分析。
就培养目标而言,可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大多数地方高校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即培养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方面:模块化课程已经成为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共识。它分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指导模块等。一些学院和
在教学评价方面,研究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试图改革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评价。他们重视从不同角度审视学生。过程评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动态化。客观化和量化评估系统是新的趋势。朱家群建立了基于CDIO工程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5]。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面,高校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试点和改革。作为我国第一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计算机专业引起了研究者、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关注。计算机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证标准的解读、国外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经验介绍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必要性和意义的论证上。林建详细论证了各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关系和对策[6]。
上述研究成果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对工程教育认证的研究比较宏观,仅限于标准解释、必要性和意义。第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缺陷,未能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大多由高校自行制定,缺乏客观性和可信度,学生的毕业要求与行业发展和企业就业的标准相差甚远。二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往往更注重教学过程,而忽视其他环节,未能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
三、计算机专业背景下的工程教育认证
栽培要点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发展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年版)多次提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其实质和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思考活动来指导实际行动的过程。思维能力的水平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高效的计算思维能力来解决专业问题。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围绕“计算思维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两个重点,结合我校的实际办学情况和优势资源来制定。
(二)构建“专业微课程群”作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补充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坚持所有学生共同满足毕业要求”。因此,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根据学生的毕业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让所有学生都满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设计的原则是将培养目标细分为各种毕业要求,并根据毕业要求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这与微格课程的设计原则基本一致。微型课程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通过与行业和企业合作开发专业的微课程群,高效能可以满足行业发展和企业就业的需求。
(三)探索基于项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项目教学中教学项目的选择来源于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满足企业要求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也存在一些难题,如课堂教学时间难以控制、生产情境难以模仿等。因此,基于flip cl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工程教育离不开校企合作。因此,建立校企合作创新的双赢合作保障机制是实施工程教育的关键。双方在联合人员培训方面缺乏深度互利,导致效果不佳,也未能建立长期机制。合作创新有望改变这种局面。通过人才培养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利益,是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一些信息技术企业可以被吸引到当地落户。出于成本和品牌效应的考虑,企业也愿意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地方大学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了促进本地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改造,当地政府率先以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突破口,解决了本地区计算机人才短缺等现实问题。推进校际协作、校际协作、校企协作、多方利益相关者深度融合、探索协作创新长效机制已成为必然趋势。
(五)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明确规定“教师应当具备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能够开展工程实践研究”,并且“教师的工程背景应当能够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制定一系列人才发展战略,从教师资格、专业发展、教师构成等方面探索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稳步推进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六)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保障措施
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除了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外,如何将人才培养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与可信的第三方评价机制有机结合,是保证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设立专业机构,引进专业人才。从工程教育理念、工程教育实施、工程教育认证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持续改进和保证工程教育质量的措施和细则。
参考:
[1]麦可思。2015年公布的十大高薪职位[·J]。麦克白研究,2015,(5)。
[2]罗玉东,陈伟俊,张德勇,等.山区高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训练模式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
[3][6]林建。《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
程教育研究,2015,(2)。
[4]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研究,2009,(5)。
[5]朱嘉群、杨长春、刘巧英。CDIO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教学
【[】评价方法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
计算机专业论文参考资料:
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计算机专业论文题目
计算机科学导论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
范文,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本文有助于写作人才的培养,有助于计算机专业的范文和应用文,有助于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和学士范文,有助于计算机专业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