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章正文

在职研究生硕士论文(在职研究生申请表)

时间:2020-05-06 16:50:43 作者:黑曼巴 分类:范文大全 浏览:98

《中西之别:晏阳初和梁漱溟乡村教育差异的本质》

本文是关于农村教育相关论文模式材料与阎和梁漱溟以及农村方面在职研究生的论文模式。

摘要: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农村建设中,严和梁漱溟都是从教育开始的,但他们的教育思想却有很大的不同。严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现代民本政治观的基础上的,其思想倾向于西化,而梁漱溟则以儒家思想为导向,更加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建。两种农村教育模式未能取得最佳效果的原因可能是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不当。反思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但我们也没有理由抛弃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不用说复制西方模式,为农村教育创造更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严;梁漱溟;农村教育;差异

DOI:10.13856/j . cn 11-1097/s . 2018 . 07 . 009

明清以来,以民国为界,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上半年,“三农”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根据中国传统历史经验解决的。在后半部分,引入西方科学来解释和解决“三农”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三农”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学科面临的理论问题。这也是中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民国时期,大批知识分子和政治家在乡村教育思潮的推动下,开始了借鉴西学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探索。其中,严和梁漱溟都是以教育开始乡村建设模式的,但他们的教育思想有着明显的差异。目前,学术界对严、梁漱溟的农村教育思想的研究相对完善,成果丰富,但文章少之又少(1)。

他们都列举了各自农村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异同,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说明他们差异的实质在于中西方的差异。本文拟从教育理论来源、教育目标、教育手段三个方面来探讨梁、严乡村教育差异的实质。是传统的历史经验还是西方科学的引入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引发了对中国和西方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时新旧选择的反思。

正如孙晓村所说,严“从现代教育的观点出发,想用最实际的社会教育方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并试图把这一套实验的结果介绍给全国”。梁漱溟是“以弘扬内在道德规范的精髓,培养内在能力为内容,将自主工作与教育相结合,将自主机构融入教育机构”\[1\]换句话说,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差异上。正如所揭示的那样,“严等人走的是一条以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乡村建设道路”。梁漱溟追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乡村建设路线。\[2\]

1 .理论来源的差异:严对西学的崇拜,梁对儒学的重视

作为乡村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严和梁漱溟都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实现乡村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应对内外困境。他们的农村教育思想有自己的侧重点和体系。首先,这是由于他们的理论来源不同。

1.1严与平民教育

颜四、五岁时,在一所私立学校学习四书五经,接受传统的中国教育。1903年,他去保宁县华英学校接受教会教育。后来,严去了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留学。他多年的海外留学经历使他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

严是一个通过教育救国的人。他的乡村教育理论的出发点是现代以人为本的政治观,这种政治观受到了“3C”的影响,即孔子、齐白石和孔子。首先,他继承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即“民为立国之本,国为和平之本”。就内涵而言,他赋予平民教育以时代特征,这是他平民教育的精神支撑。第三,也深受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影响,“我心中的伟大事业是体现儒家的仁爱和基督的爱”\[3\]526,这就产生了通过教育救国的思想。因此,他毅然回国,结合平民与农村,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平民教育起源于美国主义教育盛行的时候,并受到美国风的极大影响。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也在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随时随地对中国平民教育运动施加影响。因此,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美国因素是比较明显的。从平民教育协会的组织结构来看,教会领袖大多出生在美国。他们与母校保持着密切的关系。”\[4\]22

严把自己的理论基础概括为“维护和发展中国社会哲学的宝贵财富,引进和贯彻西方政治思想的精华,为现代中国奠定基础”(5 \)634637。

1.2梁漱溟与农村教育

梁漱溟的人生有“四个意想不到的”和“在大学讲哲学时出于对哲学的厌恶才被视为哲学家”。出乎意料的是,他从小就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后来他成了儒家的支持者,并称赞孔子。出乎意料的是,他们自己的几代人一直在农村工作,并在北京倡导农村建设运动。然而,乡村建设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公共教育,或社会教育。”\ [6 \]他在晚年提到,“自从我14岁进入高中,我就被驱使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一个是生活的问题,也就是人活着的原因?第二个是社会问题,也就是中国的问题。中国将走向何方?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和确立始于中学。”\ [7 \] 1516梁漱溟认为,中国问题的根源在于文化失衡。他主张开展农村建设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农村教育,建立农村和乡村研究。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是以现代新儒家的政治观为基础的。他从中国传统出发,对儒家* * * * * *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寻求中国农村教育的现代化道路。梁漱溟的农村教育理论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以“仁”和“孝”为核心的* * * * * *关系;另一方面,它还继承和补充了古代的“乡镇契约”理论,将其具体化为乡镇学,不仅传授了基本的文化知识,而且促进了农业改良,建立了农村金融,整顿了风俗习惯。

总之,严的乡村教育理论更多的是一种西方的人文主义,而梁漱溟更注重渲染传统的儒家* * * * * *,使教育伴随着政治与宗教的结合的控制。

2教育目标的差异:新人与新文化

由于严和梁漱溟有着不同的农村教育理论来源,他们对当时中国面临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方向也不同。这反映在他们教育目标的差异上,这种差异体现在培养新人和改变文化的目标上。他们创造“新”的内容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严的“新”人是指具有现代观念的合格公民,而梁的“新”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

2.1严:做“新公民”

严在讲话中警告说:“我们从事农村建设和公共教育的同志要更加努力!我们现在必须了解中华民族的真正问题,然后以牺牲一切的精神寻求解决办法。””3\]388后来,严的团队在河北省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进行了长期调查后,终于得出结论:“当今中国的生死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人的问题。它是中国的主人,已经得了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累积了几千年,而且病得很重.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尽管在其他问题上做出了种种努力和努力,但我担心结果将是一无所获。””3\]294此外,严阐述了农民在民族复兴中的重要性,不仅“同乡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追溯到“住在城市的公民,他们的祖先,都是同乡”,所以“不仅中国的国民应该以农民为代表,而且中国的民族也是从农村来的”,那么“中国人民的基础就在农村”。为了振兴国家,第一个任务是建设农村,第一个任务是建设农村人民。”因此,严认为,农村教育的目的是完成人的改造和国家的重建。

通过社会调查,严的研究小组认为,农村问题虽然复杂,但有四个基本问题,即愚昧、贫穷、软弱和孤独。严对此作了具体阐述:“所谓愚蠢,我们知道,中国大多数人不仅是无知的,而且是文盲。至于所谓的贫困,我们知道中国大多数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在生死之间挣扎。我们不能谈论生活水平或生活水平。所谓弱者,我们知道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无可争议的病人。人民的生存只是命运的问题。所谓的科学治疗和公共卫生是不可能的。所谓私有制,我们知道大多数中国人是无法团结、合作、培养道德和培养公民的。在这些缺点下,任何建设都是不可能的。”\ [8 \] 5362

严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中国的生死问题,就必须解决这4亿人的愚蠢、贫穷、弱小和私人问题,完成人类的改造。为此,严首先将“公民”的概念从西方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引入到传统的“人”中。其次,梁启超丰富了“新民”的内涵,提出建立“新民”。所谓的“新人”是“人格平等第一,机会平等第二”。只有实现真正的平等,世界才能和平。”\[5\]558

2.2梁漱溟:文化转型

梁漱溟一直在思考和实践“什么是中国问题,怎样解决中国问题”。他的努力和尝试是为了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办法。他致力于农村建设和农村教育,目的是解决中国问题。

梁漱溟是一位文化救国的理论家。他的理论基础是他的现代新儒家政治观。他从中国传统出发,对儒家* * * * * *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寻求中国农村教育的现代化道路。他认为,中国问题产生于欧洲风雨中中国固有的“* * * * *本位、职业分离”的社会结构的破坏,而西方的“个人本位”的结构尚未确立。可以说“旧文化已被摧毁,但新文化尚未建立,在这个绿黄季节前后不归的过渡时期,它已陷入混乱状态”\[10\]615。因此,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致力于挽救旧农村,不让其创造新文化,而新文化是建立在中国人所说的古老真理之上的。他说:“我们的教育是一点一点的建设。一点一滴的建设不外乎一点一滴的教育。只有一点一点地从教育开始,建设才能一点一点地完成。””11\]193正如郭·所说,“梁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实际上是反对西方文化的,而支持中国文化则是中国三十年来第二阶段思想的反动.这是梁对孔子的尊重,也是他对中国旧文化、旧思想的支持他高度赞扬了以生活为基础的友谊教育。“它使所谓的大众教育集中在识字、常识和农业改良上,但它与我们如何处理没有灵感和指导的历史剧变的世界毫无关系”\[13\]342。完成社会转型的任务是教育,这反映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面临的问题的反思。

梁、严的乡村教育始终围绕着如何解决中国的问题。他们的教育目标之一是引入现代以人为本的政治观点,解决中国人民的无知、贫困、软弱和孤僻问题,成为新公民。一是应对文化由绿变黄的过渡时期,以乡村为根,以儒家思想为根来改造传统文化。

3教育手段的差异:“三大途径”与乡镇研究

基于理论来源和教育目标的差异,严和梁漱溟的农村教育具体方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3.1严:“三条道路”

鉴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脱节,严强调农村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治理农村,必须充分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有机合作。据此,他提出了实施四大教育的“三大途径”。具体内涵是:第一,校本教育,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通过中小学和流动学校开展各种培训工作。第二个是社会教育,其重点是从平民学校毕业的学生,并教育公众和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农村民办学校的毕业生组织起来组成民办学校毕业生协会。第三是家庭教育,主要针对儿童和老年人。不同家庭中不同职位的成员以横向方式组织起来,以实现家庭社会化的目标。“三条道路”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创新,打破了狭隘的教育观念,要求学校、社会和家庭相互促进。

采用“三大途径”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四大教育”。“四大教育”是要根除无知、贫穷、软弱和孤独感这四大问题,即治愈无知的文艺教育在于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消除贫困的生计教育在于提高农民的生产力。健康教育旨在增强农民的健康。公民教育旨在加强农民的团结。河北定县的实际工作是从文学艺术教育开始的,文学艺术教育包括写作、文学艺术等内容,其中写作教育是重中之重。生计教育包括三个程序:生计巡回培训、农民示范和推广培训。健康教育,即在建立农村卫生保健系统的同时,优先考虑公共卫生预防,形成了一种

3.2梁漱溟:乡镇研究

舒明的农村教育模式是以建立农村研究所为基础的。这种模式最直接的体现是建立农村农业学校,根据入学地区分为乡村学校和乡镇学校。乡村学校是基础,乡镇学校是上层阶级。农村农业学校的总指导原则是以“中国固有精神”为主要原则,同时必须吸收西方人的长处。本质上,它是想与中国和西方交流,整合西方的优势,而西方强调科学和组织。另一方面,中国人在这方面有一些不足。它应该以中国固有的精神为基础,吸收西方人的长处。”\[13\]308乡镇农业学校的组织原则体现了“政治与宗教相结合”。它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基层行政机构。

梁漱溟在邹平采用了学院式的培训模式。学院从一开始就建立了相对严格的人才培养体系。设立研究部培养高级人才和干部,设立培训部培养基层后备人才。学生也有自己的选择标准。“简而言之,该学院最受欢迎的学生是世代居住在村庄和农业家庭的学生,而他们自己则拥有普通知识,正处于全盛时期。最好有一些服务经验。”[十四中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在深受传统影响的梁漱溟的领导下进行的,形成了邹平的乡村教育模式。

严以“四大教育”、“三大途径”为核心的教育尝试和梁漱溟以“文化复兴”为基础的农村农业学校建设探索,都是农村现代化的努力。

4反思:古今变迁与中西差异

严和梁漱溟对中国问题的分析和他们自己的调查,导致了他们在农村教育上的巨大差异。同时,必须看到,严、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活动最终在“我动,农村不动”的局面下失败了。

尽管时间有限,但由于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不当,“现代农民教育史上的两颗耀眼的明星”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倒下了。人文主义者石梁过于相信传统的力量,但他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传统在创造中国的现状时有其自身的问题”。海外华人学者严氏深受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有着一颗真诚的心和对中国的热爱。然而,他使用了太多的西方教育观念,忽略了本土化的过程。\[15\]面对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如何正确处理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晏、梁漱溟处于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他们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高度,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他们已经看到了中西教育的巨大差异。中西教育、传统与现代教育的选择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思维。

严认为,自然科学应该更多地着眼于世界的视野,而社会科学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地方的立场,否则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自然科学,只要被研究过,就应该像欧洲人和美国人一样,我们也应该如此。教育是社会科学。中国对教育的滥用到这种程度是盲目地从东方向西方复制的结果\[16\]。此外,严的平民教育活动更多地是由美国资助的。"这种支持在中国以后的平民教育运动中从未停止过,如严的条款."”9\]640在美国经济支持的背后,也试图长期控制中国的教育,这使得严的教育活动多少有些美国化。

梁漱溟作为一位文化救国论者,认为解决中国问题应从中国文化入手,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他把传统文化作为教育的基础,这是他农民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尽管关注传统文化是梁漱溟农民教育的闪光点,但过分强调也带来了反效果,引起了诸多质疑。艾凯说:“如果中国文化的精髓首先是中国物质水平低下的直接原因,那么它的复兴又如何解决中国的物质问题呢?”[17 \] 282梁漱溟非常重视农民道德的培养* * * * * *,但他简单地歌颂了儒家的“仁”、“义”和“礼”。他看不到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概念,也就注定无法用“善”来涵盖人与人之间的阶级地位。这些都是梁漱溟农民教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晏、梁漱溟的农民教育思想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它们对我们处理今天的农村教育问题有所启发。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但我们没有理由放弃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不用说照搬西方模式了。相反,我们应该继承优秀传统教育文化的亮点,充分发挥现代化的优势,吸收西方开放教育的实践方案,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立足于当今农村教育的基本情况,完善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模式。

农村教育论文参考资料:

英语教育论文

对教育杂志的贡献

教师道德教育论文

教育杂志

医学教育管理杂志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

本文认为,本文有助于撰写严、梁漱溟的农村论文范文、农村教育硕士、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农村教育论文范文、相关文献综述和论文题目参考资料。

上一篇:南山字课,南山之首曰什么山的那个字怎么读

下一篇:记住和忘却,忘却对吗

猜你喜欢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AI 新用户?

免费使用内容重写服务

开始新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