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优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本文是关于法学专业在职研究生论文模式以及本科生、法学专业和毕业论文的相关论文模式材料。
张爱菊
(扬州大学法学院,江苏扬州22500)
摘要: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水平,影响着世界各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择和撰写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应采取学生选择和教师选择相结合的选择模式,重视学生写作质量的培养,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奖惩制度,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法律专业;毕业论文;主题选择模式;论文完成情况;奖惩制度
中文数字分类号:G4文件识别码:ADOI:10.19311/J . Cnki . 16723198 . 2018 . 33 . 085
1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20世纪中叶,以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教育分类理论,将教育活动的主要项目——总体目标氛围认知、情感和心理运动划分为三大领域。然后在不断修订的教育目标分类中,形成了六个层次的认知过程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在法学专业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完成的基本教学活动主要属于知识传授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它应该属于在此基础上的记忆和理解水平。这些属于低层次认知的范畴。虽然对所学法律专业知识的应用、分析和评价会涉及到学期考试的过程,但这只是在一定限度和范围内的粗略接触,以及对问题的系统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展示,都很难实现。尽管各学科的教师会在学期间或期末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布置作业,并以此作为学业成绩的基础,但在内容上,学生基本上是以应付的态度仓促完成作业,或者学生态度严肃、严谨,他们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缺乏与课程教师的沟通,这使得进一步的改进变得困难。形式上,一般来说,课程的小论文不是必须的。因此,学生对论文写作中的许多基本规范问题仍然缺乏系统的理解和认识。本科毕业论文需要测试和提高的是学生运用所学法律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涉及的分析、评价乃至创造在认知维度上属于更高层次的认知范畴。培养和锻炼这种高水平的认识,不仅是整个法律教育活动中最重要、最困难的部分,也是培养跨世纪法律人才的目标。
作为一门典型的应用型学科,现阶段法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这就要求法律专业注重学生综合法律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口头表达法律意见的能力和书面撰写法律文件和研究论文的能力。口头表达法律意见的能力可以在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需要通过系统培养学生在毕业论文实践中运用所学法律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写作能力。总之,毕业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所学法律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对法律院校和专业教学实践的一次检验。毕业论文的质量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直接影响到培养跨世纪法律人才目标的实现。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管理条例》第4条,“学士学位获得者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写毕业论文应是锻炼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它能清晰地显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写作能力和学术水平,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毕业论文的大学教育是不完整的。因此,“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在现代大学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学分制、入学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一起构成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主体
2.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分析
2.1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论文的成败。因此,论文的一个好的主题预示着成功的一半。目前,高校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生自制;第二是老师提问。三是学生自主设计与教师解决问题的结合。相对而言,笔者赞同第三种模式的选择。与这种模式相比,前两种模式在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也存在很多问题。
学生自主选题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题太大。学生倾向于认为主题选择越多,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学到的内容就越多。殊不知,一个宽泛的话题不仅会导致数据收集、整理和使用的混乱,而且,作为几千字的本科毕业论文,它意在涵盖所有方面。但事实上,它会陷入内容空洞、泛泛而谈的境地。第二,选题太难。在选择题目时,学生不能根据自己掌握专业知识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相反,他们盲目地寻求风险。他们认为只有难的题目才能真正产生好的结果,这就导致了难的题目,并迫使他们匆忙撤退。第三,选题并不新鲜。有些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做这些动作。因此,主题选择中考虑的主要材料易于收集和完成,从而使文章的写作变得容易。
教师选择话题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话题过时和宽泛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以作者所在的扬州大学法学院为例,该学院采用教师在线申请选题、学生自行选题、最终由发表论文的教师确认的双向选择模式。尽管大学文件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写自己的题目。然而,这种情况在实践中极为罕见。这种模式暴露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在选题时只关注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老师。许多学生在选择题目时,并没有把他们喜欢的专业方向和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作为主要依据,而只是依靠他们对老师的印象和偏好。这导致了选择不属于他们熟悉领域的毕业论文题目的可能性。缺乏积累的知识影响了论文的完成。二是被动选择不熟悉的论文题目。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在教师选择确认的过程中总是被“忽略”,只能再次选择另一位教师。此时,感兴趣的主题已经选定,这也将影响最终论文的质量。
2.2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后,将进入写作阶段。虽然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根据笔者多年指导法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经验,可以总结如下:
首先,在正式写作之前,论文的提纲不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写的。论文提纲能够反映作者对论文框架或文本结构的安排是否恰当,能够反映作者的整体思路,有利于作者对论文的布局,有助于作者理清思路,突出主题,界定层次,将收集到的材料与论证观点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的研究体系。因此,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认真完成提纲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机制,很难要求所有学生严格执行。一些学生直到他们完成初稿并提交给老师后才发现总体框架的设计有很大的问题。
第二,写作开始后,内容安排不合理,层次结构不清晰,论证缺乏逻辑性,语言表达不流畅。这是法律论文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由于数据收集和整理不充分,对收集的数据缺乏仔细的整理和仔细的阅读,或者缺乏问题意识,不可能从许多材料中选择出能够帮助解决论证问题的有效材料,导致材料的堆积和层次不清。出现了逻辑性不强、语言表达突兀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些学生为了避免重复论文而不能说好,这使得整篇文章显得凌乱。
第三,手稿完成后,引文不符合正式规范。形式规范是论文写作的形式要求,尤其是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格式。作为学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的形式规范直接影响学术规范。由于学生的学术规范意识薄弱和能力欠缺,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和注释的格式往往被忽视,甚至参考文献被引用而没有注释,这直接导致了“抄袭”前人成果的嫌疑。
3.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对策
3.1采用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选题相结合的选题模式。
这种选题模式的优点是学生的选题是基于他们平时的兴趣和积累,避免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几乎零开始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领域,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最终质量。法律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从大二开始提供。从此时起,学生应该了解毕业论文的选题模式,并被要求和启发关注专业兴趣点。在正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意就相关问题与专业学科教师沟通,并为毕业论文的最终选题做好准备。在高三秋季学期(12月),学生应在日常积累和交流的基础上积极联系相关领域的教师。教师应就学生预期选题的新颖性、一般性和难度发表意见,并在双方充分沟通和沟通的基础上确定要研究的具体课题。
如果学生在选择话题时遇到问题,老师会给他们提供替代话题。在与老师最终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话题的选择可能会因针对性差、话题年龄过大等问题而难以继续,或者少数学生会因平时投入和注意力不足而难以选择话题。此时,有必要对专业教师发表的话题做出倾向性的选择。
3.2注重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论文写作的训练无疑是解决毕业论文写作问题的重要环节。学生不仅要关注学术前沿,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发现学术兴趣点,还要通过持续写作进行学术规范和方法思维的训练。如上所述,法律专业的学生经常有一些学科的小论文任务。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化的培训和指导,这些所谓的论文写作确实难以提高学生的论文写作质量。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和有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来实现。本科生导师制是为本科生提供导师的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导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进行个性化指导。它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近年来,它受到了国内高校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对该制度的思想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它在许多高校毫无用处。建议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本科生导师的积极性。除了关心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道德修养,还应重视学生专业论文的培养,包括内容标准和形式标准的要求和指导。
3.3完善和实施本科毕业论文奖惩制度
几乎每个法学院和专业都规定了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奖惩制度,但关键是能否严格执行。为了防止本科生毕业论文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作者所在的扬州大学通过VIP论文考试系统对该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了复试。与考试成绩高于30%的毕业论文相比,毕业论文不能如期参加答辩,考试成绩高于20%但低于30%。毕业论文的分数降低了一个等级。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在学校提供的免费考试中发现不合格的情况应该还是很常见的。然而,学生将根据考试和比较的结果玩一个单词游戏。在破坏原有正常逻辑和句子表达的情况下,结果会被迅速调整到合理的重复率,这丝毫不会影响正常辩护程序的参与。此外,笔者在指导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年的过程中,发现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平时并不关注毕业论文,在论文递交截止日期临近时匆匆完成。在没有足够时间润色和修改论文的情况下,由于教师的痛苦和忽视学院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作者不得不同意学生们的意见,匆忙完成论文。为了不耽误学生参加正常的答辩和毕业,但在答辩过程中,老师们被迫表现出仁慈,最终结果基本令人满意。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健全实施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奖惩制度。建议建立本科毕业论文抽查制度。抽查主要发现内容和形式上的问题。一旦发现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可以撤销学士学位,并由论文导师承担责任。该系统已在研究生中普遍实施,对提高研究生论文的关注度和质量起到了很大的威慑作用。抽查过程中发现的优秀论文应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其导师也应包括在内。
参考
[1]l·w·安德森等编。皮连生翻译。《学习、教学和评价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李。从模拟法庭实践课程《[》看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模式改革的“前向延伸”。科技期刊,2013,(03):47。
[3]董瑞梅,杨春忠。《学位论文写作标准与文献检索问题》[著.山东社会科学,2004,
这篇文章是:的总结。本文是关于经典法学专业的范文,可作为本科、法学专业和硕士、本科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论文题目写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