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奈高校(高校改革)
本文是关于如何撰写关于建设的论文和关于双一和路径与大学的论文范本。
[[摘要]颁布实施“双一流”建设政策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办学保障、目标定位、学科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但要主动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抓住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机遇,趋利避害,迎难而上,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水平。
[关键词]地方高校;“双人头等”;小路
[中文图分类号]G644[文件标识代码]A[文编号]1008-2549(2018)11-0006-02
党的十九大报告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把“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双课堂”建设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选择。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往高等教育强国的道路开始了新的征程。“双班制”建设不仅要求下属高校主动参与,也要求地方高校审时度势,主动抓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
广义上的地方高等学校是指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普通高等学校,可以由地方行政部门拨款,而不是“下属高等学校”。[1]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努力奋斗,主动出击。在创建“双一流”的过程中,这是地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历史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赋予地方高校的使命责任。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
2015年8月,第15次会议一致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201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计划规定了施工的要求、任务、支持措施和组织实施。该计划出台后,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都加入了“双一流”建设。
2016年初,教育部公布《2016 年工作要点》,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同时制定相应的“双一流”建设实施措施。
2016年6月,教育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份通知,包括与“985工程”和“211工程”相关的一系列382份文件。这两个持续了20多年的重大项目已经正式成为历史。
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该方法规定了选择条件、选择程序、支持方法和动态管理。
2017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名单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上的大多数大学隶属于教育部,很少是地方大学。这无疑是对当地大学的沉重打击。但地方高校不应退缩,应积极参与“双一流”建设。当然,所有地方大学都必须面对如何有效参与的艰难选择。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基础
根据《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截至2016年,我国将有2596所普通大学。当地将有2000多所大学,约占全国大学的90%。根据不同的标准,地方大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研究型、研究型、研究型和教学型。根据disci
我国高校自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以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做强、做大、赶超一流”的浪潮中,许多地方高校逐渐迷失了办学方向。他们盲目追求“大而全的贪婪”。出现了一些不良趋势,如盲目重命名和升级。北京大学教育系的陈雪飞教授曾经提到,中国大约有80所学院和大学明确定位于建立研究型大学。也有许多地方学院和大学正在大力建立教学和研究型大学。显然,客观条件不具备,基础很差。他们还必须设定很高的目标,这很容易导致学术“大跃进”,忽视本科教育,高校同质化等。
此外,与下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外部和内部都面临许多瓶颈。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政策在专业设置、人才工程、研究生免试指标、博士生评价和招生指标方面存在失衡。第二,投资:学生平均支出低。根据教育部的网站,2014年的平均学生预算为教育16713元,下属院校24920元。内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吸引高素质学生的能力薄弱;高水平的教师相对较少。教育国际化水平低。高质量教学支持平台的数量很少。大学文化的吸引力很弱。因此,“双一流”的建设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然而,无论从办学实力还是政策支持的趋势来看,当前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都无法与下属高校相抗衡。
四所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
“双一流”建设是一项“百折不挠”的系统工程。“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为了赶上甚至超过先进的国家标准,标志着世界领先水平。“顶天立地”必须立足本土,体现地方特色,服务地方发展。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但很多“顶天立地”的工作是可以做的。这就要求地方高校着眼现实问题,立足地方特色,培养复合型人才,输出高水平成果。尽管地方高校的情况大不相同,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准确定位发展。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办学定位不再是口号或“文人游戏”,而应该是高校各项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它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标尺”。“不同类型的学院和大学各有优势,有潜力成为一流大学。传统的学术研究型大学可以成为世界级的大学。在某些领域具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也有望成为世界级大学。”[3]因此,无论其规模、水平和成立时间长短,他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办学方向。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只有土木工程、机械和化学三个系。它的目标是培养在有限领域领导世界科技革命的先锋。巴黎高等师范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等大学虽然规模小,但目标明确,定位准确。他们把办学方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指南。经过多年的积累,这些大学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成绩斐然,享誉海内外。
(2)特色发展有助于超越。“双一流”是指不同层次的“一流”,如地方一流、学科一流、教学一流。一流大学不能被视为有固定模式和独特标准的“一流”。地方大学可以建成“双一流”。关键是要体现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所谓特征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人有自己的优势,人有自己的优势。与下属高校相比,除了少数高校的少数学科外,大多数地方高校的生存都是坚持自己的特色,即“没有人有自己的优势”。地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是走向更多的“荒凉地区”,不断努力开拓和形成学校的空间领域。正如伯顿所说,“学院和大学的希望与其说是产生共同的基础。相反,这是由它们之间的差异造成的。”例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采用“专业细化和提升”的方法,形成专业特色,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大学”。同样,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富兰克林·欧林学院采用“创新课程组织、改变教学方法”等有效方法,确立了教学管理特色,使工程技术享誉国内外。
(3)突出应用的坚实基础。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属于应用型高校。在国家“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用”应放在突出位置。应强调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上,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第三,强调产学研合作教育。特别是发明专利的授权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四是突出实际应用,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一般来说,大学有五个基本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遗产和国际合作。不同类型的大学可以倾斜。“地方大学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并在服务中体现应用,如果它们想把应用落到实处的话。”地方高校应打破身份固定和标识的思维,激发地方政府和行业参与“双一流”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展示高校的适用性,做好服务社会的工作。
(4)开放学校,促进交流。开放是大学的组织特征,也是大学繁荣的基础。[4]在世界一流大学中,没有一所大学不是高度国际化的。香港大学前校长许立志和前副校长李查芬在不同场合谈到国际化,强调学校国际化的重要性。地方高校应抓住教育国际化的机遇,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国际竞争,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进来,创造多元化的环境。虽然上海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其他大学成立时间很短,但它们已经迅速发展成为知名大学。关键在于坚持“开放包容、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吸收各国人才,倡导学生跨境交流。
(5)学校与城市的融合促进了跨越式发展。指出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独特的国情,这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做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Xi总书记的话是从战略的角度出发,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扎根于一个地方
1]杨扬,[地方高校“双一流”发展路径探索。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2]朱。当地大学欢迎新的发展机会[·J]。中国高等教育,2015(12)。
[3]潘懋元。“双一流”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大动力[N]。人民日报,2017-11-19。
[4]侯长林、罗静、陈长云。[本地大学的“双一流”机会在哪里。光明日报,2017-08-15。
[5]马陆亭。开放是大学繁荣的基础[[]。中国的高等教育。2016(6)。
建筑论文参考资料:
新农村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杂志
建筑法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题目
团队文化建设论文
图书馆建设杂志
本文得出结论,上述文章适用于双一及路径撰写的大学硕士论文和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建设开放报告和学术论文标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