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企业计划书范文(大学生自我介绍)
本文是大学生课外活动的范文,也是海南大学、工科学生和研究生的范文。
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有效载体。要以创新和理论实践为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摘要:以海南大学开展的3D打印课外科技活动为例,对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我校建立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的案例。
关键词创新实践理论实践课外科技活动3D打印技术
介绍
最近,中国先后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制造”和“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措施。目标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低端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高端制造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应用能力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对实现上述宏伟的国家战略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教育部和其他相关部委发布了战略人员培训计划,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相应地,“卓越工程师教育与培训计划”和“新工程研究与实践”等工程教育改革项目也相继在[1-3所重点高校实施和实施。上述教育改革方案的核心目的是加快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多元化、创新型的优秀工程科技人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我国向新型工业化强国的转型。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工科和应用科学大学生的创新和理论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时代在进步,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和培养标准也在提高,但人才能力培养的本质和内涵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主要能力:发现和实践问题的能力、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本科培养阶段,大多数高校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很薄弱。更注重的不是培养对简明科技问题的洞察力。然而,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仅仅通过理论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灌输来培养这种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系统的实验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逐步完善知识和能力体系。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学校的组织和指导下,依靠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的一种科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强调学生的自主选题、自主研究和自主管理,以增强他们的自主科研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可以弥补实践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足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自发组织的一种课外实践活动,很难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缺乏资金会阻碍或减缓活动的开展,这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兴趣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然而,随着国家、社会各界和大学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日益重视。各级科技学科竞赛活动和创新创业项目相继启动。各级部门也为支持上述相关活动提供了充足的预算资金。充足的经费成为保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顺利开展和实施的重要保证。
3.2部分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水平不高。
随着各级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的逐步开展,大学生能够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水平不高,实施也流于形式,未能达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例如,一些学生在开始项目时很热情,但在实施过程中,“钓鱼三天,晒网两天”,他们的热情和主动性很快就消失了。由于许多高水平的课外科技活动都获得了奖励或发表了成果,主要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可以因有保证的研究或奖励和评价而获得加分和奖励,导致一些学生参加这些活动更加功利,而不是受自己兴趣的驱使。这也导致了学生更多的短期突击和更少的长期研究。此外,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课题、研究和管理。然而,由于大学生自身知识和研究经验的限制,指导教师往往需要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及时、优质地完成大量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没有计算指导教师相应工作量和激励措施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应优先完成工作。除了对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认识不足之外,学生往往忽视了对这些科技活动的提问和指导,导致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长效指导机制不完善。显然,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积极性,是保证此类科技项目和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
4.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研究与探索
海南大学非常重视工科本科生实践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海南省的优势专业,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的试点专业。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专业的实验平台。近年来,我系不断加强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就。指导本科生在大学环保创意设计竞赛中分别获得1金1银,在大学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竞赛中分别获得1二、1三等奖,2二、3三等奖
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材料成型技术。其中,熔融层压(FDM)式3D打印技术因其设备投资少、耗材少、操作简单、成型效果好等优点,在工业、科研、教育教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迅速推广和应用。FDM 3D打印流程如下:首先,用计算机软件对塑料零件模型进行分层;打印机的加热喷嘴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根据每一层的横截面轮廓形状进行X-Y水平运动。热塑性聚合物长丝由长丝供应机构连续输送到热熔体喷嘴,并在喷嘴中熔融成高流动性熔体。熔体从喷嘴的喷嘴中挤出,并选择性地涂覆在接收板的表面上。在快速冷却之后,形成厚度约为0.127毫米的薄层轮廓。一层横截面成型完成后,工作台下降到一定高度。然后进行下一层挤出涂布,并逐层“绘制”横截面轮廓,从而循环,最后是三维塑料部件[6,7]。与传统的热塑性树脂成型工艺如注射成型、挤出成型、压塑成型和吹膜成型相比,FDM 3D打印成型只能通过桌面打印设备进行,非常适合课堂展示和相关课外科技活动。
FDM 3D印刷工艺实质上是一种加热并熔化聚合物树脂的工艺,熔体通过喷嘴下部的毛细管喷嘴挤出。因此,其挤出过程和熔体流动特性属于聚合物加工流变学的研究范畴。在讲授聚合物加工流变性能及其与加工成型方法的关系的理论课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基础》时,讲师以FDM三维印刷工艺及原理、印刷成型对高分子树脂流变性能的要求为例进行了讲解。通过将理论知识点与上述3D打印原理和过程有机结合,学生可以理解原本抽象而又困难的流变学概念和分析方法。例如粘度、特性粘度、表观粘度、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假塑性流体、毛细管中聚合物熔体的流动分析等。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测量和表征市售印刷导线的流动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熔体流速计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的原理和测试过程。此外,在“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综合实验”和“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教学教师还将3D打印技术作为最新的教学案例有机地融入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通过将FDM 3D打印成型实例引入理论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相关聚合物加工成型和流变理论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2成立3D打印技术研究兴趣小组,提高动手能力
在学生掌握好课堂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几个学生自愿报名,组成了一个3D打印技术研究兴趣小组。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开展相关的课外科技研究活动。他们学习和使用相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自己设计和开发塑料零件的三维模型,并当场打印出塑料零件。通过上述3D打印活动,学生对FDM 3D打印原理和流程的熟悉进一步加深,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国内外文献,关注FDM 3D打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进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实际调查,发现用于3D打印的商用可生物降解环保型聚合物线材主要由聚乳酸材料制成。通过实际性能测试,发现用聚乳酸丝印刷的塑料件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模量,但易碎,不适合印刷有柔性要求的塑料件。Thr
其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4.3.1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关键科学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收集、查阅和总结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培养学生跟踪最新科研成果和趋势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开展学术前沿和创新工作打下良好的自学基础。它主要引导学生能够掌握和检索中国知网、中国国家标准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SCI、EI数据库及其他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的全文。并能更好地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总结和理解,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科技问题进行简明清晰的阐述。例如,通过系统检索和文献综述,学生发现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高分子树脂,在环保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生物降解材料开发和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
4.3.2确定研究目标,制定研究内容和实验计划
通过文献综述和初步实验,学生们发现PBAT虽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拉伸韧性,但其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都很低。建议将刚性聚乳酸和PBAT熔融共混,以提高PBAT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教官及时提出了解放军与PBAT的相容性差会导致解放军增援效果不佳的问题。它还引导人们思考在理论课上讲授的物理增容方法和化学增容方法能否用于改善PBAT/聚乳酸共混物的相容性和机械性能。通过多次文献回顾和相互交流,最终确定采用多组分环氧扩链剂作为反应增容剂,采用原位反应增容共混法制备改性PBAT/聚乳酸共混物。在学习和确定上述研究目标、实验内容和方案的过程中,学生有机会应用和测试在“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共混原理”等专业课程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如共混原理、组成、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等。
此外,对于用于3D印刷的PBAT/聚乳酸共混材料,不仅需要良好的机械性能,还需要合适的熔体流变性能,以确保良好的3D印刷成型性能。在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后,根据聚合物加工成型和聚合物加工流变的知识,提出了采用熔体流量表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PBAT/聚乳酸共混材料加工流变性能的方案。
学生在学习了材料的改性和加工的流变性能后,还根据专业课程知识,制定了双螺杆混合、造粒、拉丝和3D打印等环节的实验方案。
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关于PBAT/聚乳酸共混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在FDM 3D打印中的应用的研究方案。
4.3.3为系统科学研究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在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计划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购买相应的原材料;同时,积极熟练操作相关实验设备,并通过查阅相关国标国家标准,对涉及的测试项目进行实际测试培训,如拉伸测试、熔体流动速率测试等。
用转矩流变仪研究了多组分环氧扩链剂对PBAT/聚乳酸共混物的原位增容、扩链和增粘效果。用扫描电镜评价了扩链剂对聚乳酸增强相的细化效果和两相界面粘附的改善效果。最后,根据拉伸性能(拉伸模量、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改善程度确定环氧扩链剂的最佳用量。
在获得改性的PBAT/聚乳酸共混材料后,团队成员接着研究了改性材料的加工流变性能。通过流变仪的选择,最终采用熔体流速计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来研究材料熔体在类似FDM 3D打印的挤出条件下的流变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使用流变测量和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学生们学习了扩链剂用量、剪切速率、剪切应力和温度变化对聚合物熔体流动性能和加工成型性能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学生们以前对流变学概念抽象和难以理解、测量和计算复杂以及害怕学习困难的印象。他们深刻认识到流变理论知识在聚合物加工和成型性能控制中的指导意义和重要作用。
根据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变性能,学生选择了可应用于FDM 3D打印研究的改性PBAT/聚乳酸配方。上述改性PBAT/聚乳酸共混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并造粒。然后将粒料再次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并通过卷绕器拉伸和成形,以获得具有一定直径的PBAT/聚乳酸长丝。最后,将灯丝送入3D打印机以评估3D打印性能。结果表明,该长丝具有良好的挤出和印刷性能,可获得柔性印刷材料。然而,在印刷过程中,发现由于PBAT/聚乳酸长丝柔软,当通过通用FDM 3D打印机的进给齿轮时,进给齿轮的压力太大,这容易导致长丝挤出变形,导致印刷中断。目前,团队成员正从优化送料机构的角度着手,进一步提高柔性PBAT/解放军材料在3D打印机上的打印匹配性能。
4.3.4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通过上述课外科技研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以往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告。本次培训的主要目的是:1)进一步加强学生查阅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跟踪和掌握前沿研究和最新动态的能力,充分了解和熟悉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和热点问题;2)熟悉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具体写作过程;3)能够准确地分析和演示他们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并用专业术语准确地书写和表达。培养学生以科技论文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从而达到与学术期刊同行交流学习的目的。论文的主要部分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前沿发展、实验原料和设备、样品制备、实验测试和表征、结果和讨论、结论和结论
大学生课外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发表论文的期刊
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形式
大学生投稿
大学生散文范文
大学生时间管理论文
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论文
总之,本文是关于海南大学和工科大学生课外论文的选题、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及其定位。
上一篇:毒皇降临,毒皇的男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