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文章正文

图书馆毕业论文(移动图书馆毕业论文)

时间:2020-06-01 18:32:12 作者:黑曼巴 分类:范文大全 浏览:125

《大数据时代国内图书馆精准服务模式比较》

本文是一篇关于大数据时代毕业论文选题的范文,一篇关于图书馆精度和模型的比较研究,一篇关于大数据时代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范文。

[文摘]图书馆的精确服务模式是根据读者的具体需求进行精确定位,从而有效地调动馆藏资源,直接提供给读者。结合国内几所图书馆的精准服务案例,对国内图书馆常用的精准服务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图书馆精准服务中存在的障碍,加快了国内图书馆集成模块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建立,拓展了服务功能,提升了用户体验,积累了本土化体验。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精准服务比较研究

[分类号]G252

图书馆精确服务模式是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精确知识服务机制。它是文化机构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的资源管理活动。它具有个性化和高效率的特点。它起源于美国国家会议中心的图书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后期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这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精准信息服务模式引起了世界各国图书馆的关注。现代学者认为,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指导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越来越方便,呈现出智能化、数字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准确、智能的文献信息[1]。目前,我国学术界仍处于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初步探索阶段。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一定差距。国内学者大多关注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基本理论和服务方法。我国常用的精密服务模式总结不多,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国内图书馆精准服务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由于我国图书馆精准服务概念的引入时间不长,还存在诸多问题,在管理体制、服务模式和人员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笔者对国内图书馆几种常见的精准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期准确把握读者需求,为图书馆探索适合自身实际发展的精准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1图书馆精准服务概述

1.1背景生成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会议中心图书馆在图书文献管理中发现,以纸质图书为媒介的信息服务模式面临着大量用户的信息需求,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借阅错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馆资源管理的效率。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无法有效扩展。然而,基于读者阅读需求分析而形成的准确的服务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图书错借、管理混乱等问题。此后,其他国家的图书馆也纷纷效仿,如英国皇家图书馆、日本图书馆、澳大利亚城市图书馆等。建立了准确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最直接的信息服务。最初的准确服务仅限于图书馆周围的社区。当居民有借阅需求时,图书馆将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书籍和文件[2]。然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精确服务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图书馆,形成了“虚拟存储实体馆藏”形式的精确服务机制。

1.2图书馆精准服务的内涵

精确图书馆服务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认知框架的资源匹配机制,为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它适应了新时期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用户至上”的信息服务理念,推动图书馆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图书借阅、信息查询和数据管理,充分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化和便捷的资源获取需求[3]。

北京大学图书馆部将纸质图书借阅模式视为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形式,是图书馆为满足人们阅读和学习的需要而为用户群体形成的服务功能。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图书借阅是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组织形成的文化传播机制。它也是一种基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而形成的知识转移活动。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杰西·希拉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书籍和文献作为知识和文化的物质载体,向有学习需求的读者输出知识,传播先进文化和优秀学术成果,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2.2知识共享服务模式

“知识共享”模式是图书馆融合现代科技形成的知识服务机制,通过构建面向用户的数字网络、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加快知识服务的进程(如图1)。我国学者杜怀安先生认为,“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是信息技术时代图书馆功能系统的基本单位。在图书馆继续保持传统图书借阅服务的前提下,有必要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文献检索和数据管理服务。有必要直接向用户输出知识。信息技术导致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变。与互联网连接和集成的“知识共享”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数据、更全面的内容,并支持用户的学习和决策。

2.3“跨学科”服务模式

“跨学科”模式是面向学术用户、普通读者、网络用户和科研学者的智能服务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跨学科领域呈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用户的知识需求更加多样化{4}。英国学者奥特·弗里斯认为:“信息时代的图书馆应该全面整合馆藏资源,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体化的知识服务体系。根据不同领域的学科需求,建立学科知识服务机制,建立专门的数据库,为群体用户和个人用户提供知识咨询、决策支持和资源管理服务。只有细化各个领域的跨学科综合学科,为用户的专业和个性化需求提供知识导航,图书馆才能改善用户的服务体验。

3国内图书馆三种精准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模式、知识共享服务模式和跨学科服务模式在服务对象、模式、范围和效率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效果也是不同的。比较国内图书馆的三种精准服务模式,找出它们的优缺点,对于提高我国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3.1“传统服务”和“知识共享”之间的区别

“传统服务”和“知识共享”服务模式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两个维度,在图书借阅、技术效率和便利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服务”模式以实物采集为主体,人工服务为导向,人力资源为核心进行资源输出。“知识共享”模式以虚拟存储为主体,实物收藏为辅助,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资源输出。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依赖于另一个来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5]。

3.1.1不同形式的服务

“传统服务”以纸质图书为知识载体,通过借阅图书进行知识服务。受信息环境因素和知识传播媒介的影响,纸质图书利用率低,知识产出规模小,不利于读者的高效学习。“知识共享”模式以互联网为知识传播媒介,以数据库为载体,以虚拟存储为手段,实现全天候在线服务。由于互联网信息传输的高效性和良好的传输稳定性,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和“24小时服务”,大大提高服务效率。

3.1.2不同资源a

在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下,信息资源以集中的方式分布,以纸质图书的形式在图书馆进行管理和存储。占地面积太大,图书馆的空间资源被大量占用,不可能及时更新和优化知识管理[5]。“知识共享”服务模式依赖于数据库和移动终端,物理资源以数字方式存储在虚拟空间中,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随时管理和更新,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1.3不同的服务布局

“传统服务”模式属于被动服务类型。读者必须亲自从图书馆借阅,这占用了太多的时间,减少了用户的学习时间。“知识共享”服务模式属于主动服务类型,直接为用户提供知识资源,服务范围大,空间布局紧凑,能够快速满足用户需求[6]。

3.1.4不同的人员素质

在“传统服务”模式下,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掌握纸质文献和图书的分类、编号、保存等方法,具备图书服务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够高效管理纸质图书。“知识共享”服务模式主要基于系统应用和网络平台运行。员工不仅需要掌握纸质文件分类编号、归档方面的专业技能,还应具备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能,并能熟练使用各种软件系统。3.2“知识共享”和“跨学科”的区别“知识共享”模式和“跨学科”模式是图书馆精确服务的两个不同层次,在服务水平、服务对象、服务模式和服务目的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3.2.1不同的服务级别

“知识共享”模式侧重于获取和利用用户在各个领域的文献信息,能够为用户提供各个学科的知识信息。突出的服务内涵是“所有学科、所有领域”。“跨学科”模式突出用户的专业需求,为用户提供某一学科的数据文献和知识信息,满足用户深层需求。

3.2.2不同的客户

“知识共享”模式面向社会各行各业的读者,包括学校师生、社区居民、文化爱好者和公众。“跨学科”模式服务于受过高等教育的教育群体,如科研学者、高校师生、学科专家,并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包括文献检索、信息咨询和跨领域信息查询。

3.2.3不同的服务目的

“知识共享”模式服务旨在促进社会和文化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引导和教育公众,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跨学科”模式服务旨在促进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提炼跨学科的学科,为学术研究者提供决策服务和学术资源,促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3.2.4不同的服务模式

“知识共享”模式和“跨学科”模式有不同的人员合作模式。“知识共享”模式是指图书馆在线服务人员和离线借阅服务人员相互合作,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为用户提供服务。“跨学科”模式是一种完善的智能服务机制。各专业配备专业服务人员,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导航和服务,并协助决策。帮助用户“用知识创造价值”。从现代图书馆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仍然是现代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模式。“知识共享”模式已经成为图书馆为在线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馆藏资源,依靠互联网平台进行数据传输,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知识经济产业的兴起,“跨学科”模式以其独特而高效的资源匹配和决策辅助受到专家学者的欢迎。作者认为,随着社会信息资源规模的扩大,图书馆有必要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和网络平台的“跨学科”精确服务模式。

通过对上述模式的比较分析,当前图书馆有必要充分吸收这些模式的优势,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拓宽服务渠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准确的知识服务。4.1提高图书馆的要求,规范服务流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为了建立准确的服务模式,国内图书馆应深化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功能体系建设。图书馆的核心任务是提高专业要求,规范服务流程。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直接“媒介”。图书馆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用户的服务体验。因此,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图书馆应加强严格选拔和绩效管理的人才任用管理制度。提高专业要求,以制度的形式规范馆员行为管理,加强馆员素质建设,使馆员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优秀用户服务。

4.2实现大学科馆员的配置,提高服务效率

在信息时代,国内图书馆精确服务模式的建立离不开管理体系的支持。只有建立以科研学者、高校师生、专家教授为服务对象的大型学科馆员制度,才能形成“一对一”的精确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因此,国内图书馆应创新基于大数据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根据各学科领域知识的分布趋势和用户需求,选择专业人才作为大学科馆员,直接为学术用户和科研用户提供文献检索、信息咨询、决策和参考服务,提高精准服务质量。

4.3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实现是基于用户需求形成的资源获取机制,并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服务。然而,国内图书馆受外部环境和馆藏资源的限制,知识资源的产出效率较低,无法形成集中的资源优势为用户提供服务(如图2所示)。因此,要形成国内图书馆准确的服务模式,必须首先构建“扁平化管理模式”。例如,首都图书馆和北京信息技术大学开展了技术合作,共同构建了一个互联网知识服务平台,称为“知识屋”系统。首都图书馆利用该系统直接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文献查询、资源获取、在线借阅、在线预约等服务,全面提高服务管理的精准化水平。

4.4深化图书馆用户联系,建立沟通机制

图书馆的服务基础是广大读者和用户,功能系统的扩展和扩展离不开用户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建立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图书馆精确服务模式,应该以大数据服务平台为基础。一方面,图书馆应在准确定位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和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准确服务,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利用社交网络、在线服务等信息机制,加强与用户的联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虚心接受用户的意见和建议,积累经验,为后续准确的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结论

精准服务模式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对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精准服务模式作为新经济发展时期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新举措,始终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进行知识服务,帮助图书馆基于大数据与用户进行垂直联系。为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图书馆需要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规范服务流程,协调用户关系,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服务需求。

参考:

牛勇。图书馆精度研究

[5]孙同。从知识信息的角度(KBI),论医院图书馆的精确学科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 (9): 120-124。

刘庆林。《基于小数据的图书馆精确服务研究》[。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 (5): 45-50。

李晓雨,女,1977年出生,是一名助理研究馆员。

(接收日期:2017年12月18日;责任人:王。)

大数据时代的论文参考:

大数据时代论文

大数据论文

大数据杂志

大数据论文

健康地平线

论文题目全集

上面的摘要是:这是一篇关于大数据时代的硕士和学士学位论文,是对图书馆精度和模型的比较研究,是一篇关于大数据时代的模型论文,也是论文题目写作的参考。

上一篇:一条鱼的梦想作文300字,一支笔的梦想300字

下一篇:我最欣赏的一个人800字,我最佩服的人300字

猜你喜欢
发布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AI 新用户?

免费使用内容重写服务

开始新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