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中国,整个急救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隐患可能会影响突发疾病后的急救效率。一旦非专业人员处理不当,延误治疗可能会弄巧成拙。在查阅专利局的相关资料后,我发现目前中国还没有这类产品的设计。急救站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病人的位置,并尽快派遣急救人员。完成“落地急救系统”中患者病情监测/报警系统及其他两部分的具体设计,并在演示中实现三个系统的协调。
(1)选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对健康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当患者出现心脏病、脑出血、低血糖、癫痫等突发疾病时,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能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帮助。这自然促进了应急服务的发展和普通应急知识的普及。然而,在中国,整个急救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隐患可能会影响突发疾病后的急救效率。例如,如果一名心脏病患者突然生病并在路上行走时经过,该怎么办?打电话?如果附近没有公共电话怎么办?找人帮助?一旦非专业人员处理不当,延误治疗可能会弄巧成拙。坐出租车去医院。数据显示,患者心跳停止后5-10分钟,脑细胞开始死亡。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紧急敌方人员必须尽快到场,以确保病人的生命安全。从这个角度思考,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能否设计一个装置来简化患者因突发事件而跌倒的过程,以便医生能够尽快赶来治疗?在查阅专利局的相关资料后,我发现目前中国还没有这类产品的设计。一个类似的创造性设计是:两个金属触点被安排在一个瓶子里,一些水银被填充在瓶子里。当一个人站着的时候,水银集中在一个接触点,电路就断开了。当一个人跌倒在地上时,瓶子的倾斜会导致水银同时接触两个触点,电路被触发,瓶子里的警报器发出警报和求救信号。这个设计显然非常粗糙。(1)只从身体倾斜的角度来决定是否报警,而不是根据真实的生理状况,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较高的误报率。(2)它只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而没有简化整个过程,因此对提高救援效率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结合我自己的想法和现有设施的缺陷,我希望制作一个“病人跌倒后的急救系统”:病人跌倒后,用一个监测装置来感知病人的生理状况,如血压、脉搏等。并进行数值分析。一旦确定病人生病,就会向最近的急救站发送无线电信号。急救站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病人的位置,并尽快派遣急救人员。然而,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我几乎到了放弃的地步。然而,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启发下,有一天我的大脑——得到了声音和光的帮助。有线和无线电话报警是成熟的技术。关键在于缺少一种智能开关装置,可以判断病人是否因为其他原因而突然跌倒。一旦这一设计得以实现,将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首先,它保证了病人在最关键的急救环节得到最大的保护,大大降低了突发疾病的风险。其次,它将为急救行业带来新概念和新运营模式,也将促进相关产品(如全球定位系统)的普及和推广。此外,它还能使许多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以轻松乐观的心情面对生活,参加更多的社会活动。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将非常可观。(2)研究方案1。纵观整个设计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阶段:去医院进一步收集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跌倒时的具体生理反应信息,如跌倒姿势、血压和脉搏变化等。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是通过数据分析来把握跌倒和因病跌倒的区别。数据估计将集中于心电图和血压值的收集。第二阶段:选择合适的方式接收所需的生理信号。这个阶段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接收相对微弱的生理信号。据估计,这个阶段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哪一个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分析传感器通过逻辑电路接收的电信号,以确定用户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主要困难在于如何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来匹配实验数据,以及如何通过电路实现该模型。目前主要有两种实现方案:一是通过逻辑电路进行信号运算和识别;二是利用单片机进行编程和识别。第一种方案的优点是直接处理问题,但当待处理的信号相当复杂时,依靠单片机编程更为合适。哪个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具体情况。第四阶段:综合以上阶段的结果,完成成品。整个项目将在周庆林老师和周伟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总体安排如下:2001年12月15日至2002年1月15日的数据积累;从2002年1月15日到2002年6月1日模型完成;从2002年6月1日到8月2日的系统测试和改进。预期研究结果(1)获得特定的数学模型,根据血压和脉搏等生理参数来判断使用者的身体状况。(2)完成“落地急救系统”中患者病情监测/报警系统及其他两部分的具体设计(全球定位系统和急救站的方案设计),并在演示中实现三个系统的协调。预计主要困难将是在工作的早期阶段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盲目和缺乏线索。此外,由于整个设计涉及许多高度专业化的环节,我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决心一步一步地积累所需的知识。(3)研究的可行性(1)本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准备应通过我的努力来实现。(2)研究所需要的指导教师和相关专家已经有渠道。(3)本课题研究所需的物质和环境条件不高,相对容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