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对[开放活动的时间、地点、评审专家(不少于2名来自研究组以外的专家)、参会人员等进行简要介绍。]
2009年9月26日,本课题在宁波CPPCC联谊酒店召开了一次开题报告会。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波市委员会副主席陈大昆;中央教育学院规划办公室主任曾天山;《中央教育科学杂志》主编高;浙江教育学院院长方展华;沈海训,宁波教育学院所长;余,原宁波教育学院所长;宁波教育学院系办公室主任。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和学校所在区(县)教学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了报告。
二、开题报告的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资金分配、预期结果等。限于5000字,加上页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盈江中学创建于1956年。这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位于经济文化相对薄弱的银溪农村。为了摆脱困境,学校于1983年开始进行艺术教育改革,同年成立了第一个艺术兴趣小组。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虽然毕业率在短时间内没有迅速提高,但学生毕业后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在此鼓舞下,学校坚定了走以美兴校之路的信心——依托宁波市鄞县人文资源,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然而,随着办学水平的提高,我们发现这种普通班与专业班并存,以专业班带动普通班的办学模式只满足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学校发展的需要。因为这种模式在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以高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普通班的学生,由于高考的挤压,美术教育和美容教育仍然被挤到了一个极其边缘的位置。在这种模式下,新课程所要求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专业第一、升学第一的状态。显然,这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学校的发展。
在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把教育的价值取向定位在高等学校和部分学生身上是非常不合时宜的,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校出现新的被动和落后。为此,我们将总结经验,深化研究,希望探索出一条生活方式和特色鲜明的艺术教育之路:在保持专业教育特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现有的艺术资源满足全体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促进学生和谐人格和艺术素质的全面发展,努力使美国成为全体学生的精神支柱和生活方式,从而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研究概念的定义
本课题的美是指以艺术教育为原始切口和主要载体的审美教育结果,即在学校接受综合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被要求分享接受美、感受美、创造美,使美成为所有学生精神、文化和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形成素养,享受终身的好处。
所有的学生指的是学校里的每个学生,而不仅仅是艺术班的学生。作为一所具有美术教育特色的学校,她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受高质量的美术教学资源,因为他们需要并且可能接受良好的美术教育。
精神动力和生活方式是指学生的认知态度、价值理性、核心动机和审美习惯的学习和生活状态
特色艺术学校是指以艺术教育为特征,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群体不同的学校群体。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一所具有整体性而非选择性、生活性而非专业性的美术特色的学校。
三。研究目标
全面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职业艺术家,而是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全体受教育者都能掌握艺术史理论的基本知识,获得形象感知、形象思维、形象想象和形象表达等多种艺术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总之,学校全面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应该是通过美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影响和改善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物质环境。
因此,我们认为,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美术学校的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学校定位,树立符合社会和地区需求、符合学校现状和前景的办学理念,以此为导向,不断推进学校以美促校,形成特色发展战略,从美术特色学校向美术特色学校发展,从关注部分学生向关注全体学生发展。
2.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构建以美术熏陶为经线、以生活方式为纬线的教育框架。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精神生活提供多样化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使美育渗透到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促进学生和谐人格和艺术欣赏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
3.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培训机制,通过专业教师的创新机制和继续教育体系,充分挖掘全体教师的潜力,加快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引导和引导学生的校园生活。
4.努力建立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高中特色美术教育管理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活动提供系统的支持和保障。
5.探索符合农村实际和高中美术人才培养的选拔机制、有效途径、具体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6.运用艺术特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带动学校音乐和体育特色的发展,使学校逐步走上立体化、综合化的发展道路。
这些部分的目标是相互补充和促进的,但最终它们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项目实施
(一)创造一个充满美感的生活环境
3.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展览。目前,我校已成为宁波艺术研究中心,每年举办两次市级以上的研究活动。我校还共同主办了第九届全国水彩画和粉彩展,并组织了《中国水彩年鉴》第二届联合会。我们将继续举办各种国家或地区学术研讨会和展览。(负责人:许、罗建军、陶)
4.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多种艺术活动,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他们的特长,展示自己,定于每年5月以美国为主题举办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负责人:华成峰)
5.成立民俗文化研究所。我校与鄞江镇政府合作建立了画家写生基地,建立了镇级陶瓷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民俗(庙会)文化研讨会,并举办了艺术展。(负责人:许、华成峰)
(二)形成一套美国学生生活方式管理体系
1.行政管理系统(校长办公室、艺术办公室、学术事务办公室、政治事务办公室、教育办公室和总务办公室)
2.子课题管理系统(艺术系、教研室)
3.管理系统
没有教师的支持,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成功,特别是特殊艺术学校的建设。近年来,我们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师的成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在教师培训上花费了70多万元。培训学校包括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上海石油雕塑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甚至去德国读研究生。然而,我们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如果我们不重视它,它肯定会对下一阶段的研究乃至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正在积极开展新一轮专业教师成长计划,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到更高、更好、更专业化的水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教师课程的任务。每个专业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提出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并提出相应的小课题计划(学校层面)。时间:2009年10月之前。联系结对地区有艺术教育成果的学校,如塘溪中学、钟公庙中学、吴栋小学等。了解当地文化特征,并将其引入相关主题。(负责人:华成峰、刘洪寿)
2.专业教师创造计划。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教师必须在课后在个人创作室参加创作活动。每个星期五,在每月和定期的学生文化课考试期间,我们为老师创造时间。每个老师每个月必须交两份优秀的练习。学校每学期都会保留一份创造性的作品。学校将向教师颁发收藏证书,但所有权属于作者,使用权属于学校。(负责人:张、张汉光、金)
3.专业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对于在学校发展中具有杰出创新能力和远见卓识的教师,在年度高考中取得优异专业成绩的优秀教师,以及具有巨大个人专业潜力的教师,学校将给予他们在名校学习的机会。对于选择继续深造的专业教师,应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以回报母校:继续深造完成后,参加继续深造的教师必须在一个学年内举办一次有影响力的画展;为了促进专业教师专业水平的均衡发展,必须带一个学徒。陈金芬计划于2009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负责人:许)
4.作品年鉴和淘汰系统。将为艺术教师的作品举办两年一次的展览,并将引入作品淘汰机制。每两年出版一次教师作品集,鼓励教师创作作品。(负责人:华成峰、张汉光)
5.课堂教学竞赛观察。美术教师都参加基础课、鉴赏课和创作课的观摩竞赛,并与讲座、研究课和评课相结合,全面提高美术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特别是保证全校每周一堂美术鉴赏课的高质量、高效率,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负责人:艺术办公室、教务处)
6.专家引领最后一击。由专人负责邀请或聘请10名以上的专家和教授作为学校的杰出教授,他们会不时来学校现场讲课或作画。(负责人:许、华成峰)
7.美育渗透于所有学科。非美术学科或课程是按照德育渗透的模式,结合各自学科的文化、历史、空白及其社会价值、生命价值和人性价值,以渗透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实现课程的艺术性。
(四)创建一系列的培养机制,使美国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1.选修校本课程的构建
首先,我们应该形成一套校本课程(教材),培养“美作为学生的精神动力和生活方式”,包括选修课和专业课
*评价机制:学生评价:根据学生在个性化教学中的生活方式所达到的基本学习要求和行为规范(标准)进行评价;(2)教师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是根据教师在其生活方式中在特色教学中达到的基本教育要求和教育效果(标准)进行的。(3)课程评价:根据校本课程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信性,如学生的接受性、内化和可持续性,对教师开发的(或师生共同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负责人:华成峰、刘洪寿)
2.日常艺术活动的保障
*建立基于兴趣小组的学生艺术专业协会和业余协会。(负责人:陈)
*每年的五月是艺术活动月。(负责人:华成峰)
*在美术馆和教学楼内为学生作品设立陈列柜。(负责人:张)
3.多轨文化机制的转换
多轨训练系统,即多轨起步、有利过渡和多轨融合。普通班的学生可以在美术班学习,美术班的学生也可以在普通班学习,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负责人:华成峰)
第五,本课题拟出子课题
1.“让美国成为所有学生的生活方式”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校长:许
2.农村学校美术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负责人:罗建军)
3.美术教育专业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校长:陶、张
4.让美成为所有学生生活方式的培养和管理机制的构建(负责人:华成峰)
5.让美国成为所有学生生活方式的校本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校本教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负责人:张汉光)
6.享受美、感受美、创造美教学模式构建(负责人:陈金芬)
7.美国成为学生生活方式评价体系的构建(校长:刘洪绶)
8.特色美术学校建设的部分关系研究(因果关系、相关性等)。)(负责人:华成峰)
六.每个阶段的预期结果
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09年9月
(1)成立研究小组,形成研究意向
(2)寻找“特色艺术流派”的文学
(3)研究小组成员交流了学习“特色艺术学校”理论和文学的经验
(4)培训研究小组成员
2.第二阶段(学科建立和启动):2009年9月-2009年10月
(1)制定研究实施计划和具体工作计划
(2)制定各子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计划
(3)召开本议题的公开会议
(1)每个子主题应单独实施和操作
(2)定期交流总结,汇报子课题进展情况
(3)专家指导和修正
(1)每个子主题形成阶段性成果
(2)形成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七、概算(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