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作品,西蒙和萨特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萨特应征入伍,次年被俘,一年后获释。从那时起,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萨特是当代法国哲学和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了两代作家和思想家的法国乃至整个世界。这些小说生动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萨特应征入伍,次年被俘,一年后获释。
20世纪20年代,柏格森理论将萨特引入了哲学殿堂。同时,他也受到笛卡尔哲学的影响。在大学期间,他广泛研究了马克思,弗洛伊德,尼采和其他人的作品。毕业后,他们参加了教师职称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哲学教师资格,并结识了排名第二的波伏娃。从那时起,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终身伴侣。
从1931年到1933年,他是另一个省份任中学的一名教师。1933年,他来到德国学习胡塞尔理论,并开始形成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他继续教书,并于1934年开始写作。他于1939年应征入伍,并于1940年在前线服役。他于1941年被勉强释放,并返回巴黎加入抵抗运动。从那时起,萨特倡导“介入文学”,创办现代杂志,试图用存在主义研究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萨特手把手1)是最政治化的时期,在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表现出鲜明的立场。他杰出的政治活动为他赢得了“20世纪人类良知”的美誉。在晚年,萨特失明了,不得不告别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继续他的理论运动,直到他去世。
萨特著名的小说是《恶心》,出版于1938年。这部自传体日记小说通过主人公罗康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哲学——存在主义。它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生物。关于人的一切不是预先规定的,而是只在日常行动中形成的。萨特有一句名言:“采取行动,你在行动的过程中形成自己,人是你行动的结果,除此之外,你什么也不是。”存在主义文学作为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体现,有其鲜明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核心是“现实”,即主张文学作品应该真实、赤裸,向世界和人一目了然。作品中的人物永远不应该被典型化和集中化,也不应该要求他们比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更美丽或更丑陋。在艺术技巧上,萨特喜欢自然地渲染人们卑微的情感和事物丑陋的细节。他经常用大块的“意识流”打断或替换故事的叙述,结构松散。萨特是当代法国哲学和文学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了两代作家和思想家的法国乃至整个世界。
萨特一生都在写作,为后人留下了大约50卷作品。除了《恶心》,萨特的作品还以他的短篇小说集《墙》 (1939)和他的伟大小说《自由之路》三部曲:《懂事的年龄》 (1945),《弥留期》 (1945)和《心灵之死》 (1949)而闻名。这些小说生动地阐释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戏剧的创作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在他的一生中,萨特出版了11部戏剧,《苍蝇》 (1943)、《密室》 (1944)、《死无葬身之地》 (1946)、《可敬的妓女》 (1946)、《肮脏的手》 (1948)、《魔鬼与上帝》 (1951)、《托洛亚妇女》 (1960)等。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哲学著作,论文和作家传记,包括《存在与虚无》 (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946),《辩证理性批判》 (1960),《方法问题》 (1969)等。赞助了一份很有影响力的杂志《现代》。萨特之子“他的作品思想丰富,充满自由和发现真理的精神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被授予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但萨特没有接受该奖,理由是“他拒绝了官方的所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