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0字,唐山大地震后感30字
《唐山大地震》看起来像一部灾难电影,但实际上它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地震后幸存者的亲情和创伤的愈合。救援人员只能救一个人。虽然母亲和女儿还活着,但他们内心的创伤仍未愈合。灾后精神重建比物质重建更重要。目前的科学水平无法准确预测如此巨大的灾难何时何地发生。苦难的受害者不仅是受伤的个人,而且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
这肯定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母亲很难逃脱自责的负罪感,她的女儿也无法面对母亲抛弃她的创伤。这里没有解决办法,不是故事,而是人性。人类如何修复灾难或痛苦造成的人性扭曲?这是冯小刚在制作这部电影时一直面临的真正问题。我父亲去世了,我的眼睛永远闭着。虽然母亲和女儿还活着,但他们内心的创伤仍未愈合。人们在电影院留下的眼泪不仅是为了母亲和女儿,也是为了灾难对生命和人性的伤害和扭曲。
看这部电影时,我流泪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关于情感的力量。无论是对故事的把握、画面的节奏,还是对观众情绪的控制,冯小刚都展示了他娴熟的技巧。大地震的灾难表演也处理得很好,不仅促进和推动了故事的发展,而且没有过分夸张。这部电影关注如何让观众融入角色的情感。一旦你与它呼应和协调,你将自然地与角色一起深入复杂的人类世界。人们流下的眼泪实际上是对自己人性的净化。它们流下的只是模糊人性的杂质。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遭受了太多太多的苦难,这是人们记忆中所没有的。在中国,除了两年前看过的一部反映台风的国产灾难片,似乎没有什么灾难片值得回忆。人们几乎已经忘记了如何用电影来表达苦难对人性的伤害。公众话语中痛苦的消失剥夺了越来越多的人面对不幸和悲伤的能力。天灾人祸是不可避免的,就像《2012》一样。在世人眼中,自然灾害扮演了邪恶的角色。事实上,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让经历过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害者生命的尊重,也是一种公众记忆转化,人们可以用它来教育自己。这也是人们寻求文化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记忆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你对历史的苦难记得越深,你就越能提醒人们这种苦难的重现。2008年汶川地震时,电影中的救援场景与唐山地震完全不同,全国人民对灾难的态度日益成熟。灾后精神重建比物质重建更重要。温总理的一句话“百折不挠,富民强国”表达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目前的科学水平无法准确预测如此巨大的灾难何时何地发生。它经常在人们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出现,就像唐山,汶川和玉树的地震一样。不想面对伤疤和痛苦的人不得不以这种更加残酷的方式面对历史的觉醒。苦难的受害者不仅是受伤的个人,而且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因此,对苦难的揭示和记忆也是对创伤的一种安慰和对人性的追求。《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个寓言。它用身体温和血与泪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在沉重的苦难压力下人性的尊严。
那些死去的人的生命不会再回来,那些受苦的人的青春也不会再回来,但是这种倾听和见证苦难的方式会让我们对现实保持清醒。事实上,在这个麻木和混乱的时代,记录和见证苦难历史也是人类的行为和责任。
中小学写作指导、写作材料、优秀作文和获奖活动。
都在“作文网”的微信公众号上